坦洋工夫的文化之旅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仲春4月,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坦洋村。汽车在进村路口立有的两块古朴的大石墩前停下。一块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茶叶鉴赏家骆少君题写的“工夫红茶甲天下”:另一块是被誉为福建茶界泰斗的张天福题写的“坦洋工夫发祥地”。一个只有2000多人口的闽东偏远的小山村之所以名声在外,得益于坦洋工夫;坦洋工夫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归功于荣获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也许是先入为主、境由心造的缘故,当置身在坦洋村,是日烟雨迷蒙,云雾缭绕,放眼茶山,朦胧中宛如一把把硕大的茶壶,而那云雾,就似茶汤上飘逸的氤氲,幽香弥漫,让人未品茶前便有了几分陶然。

茶村溯源

史料有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而坦洋村位于白云山脉、长溪沿岸,常年云雾缭绕,是独特的宜茶区域,得天地之造化。在这一方超俗的山水之间,连草都芬芳香韵,更何况优良的木本植物――茶乎?!山高水清,多雨多雾,是生长茶叶的好地方。据专家研究,每1立方米的雾空气中,约有1亿个微小水粒。而这些微小水粒能过滤阳光,吸收光波较长的红橙光和红外线,而让光波较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通过,有利于茶树缓慢生长,每当春夏之交,云凝深谷,雾绕高岗,茶叶春芽荫发之时,受雾露滋润,再饱受阳光之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茶叶特嫩性好,品质也就好。

除了地理条件的优越,加上种茶历史的悠久,据考证闽东种茶可以上溯千年以上,产有菜茶、白茶、岩茶等,却以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首创的坦洋工夫红茶最负盛名。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74年)有叫胡进四、施光凌的茶商用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精制而得汤色红、味鲜醇、耐冲泡的工夫红茶,取名坦洋工夫。工夫者,颇有功夫之意也。从此,声名鹊起,并远销英伦三岛。坦洋村也因茶而更名,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茶村。

在进村的路口,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廊桥。都说山到深处有廊桥,木拱廊桥是闽东的一大特色建筑,是全国现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廊桥里有戏台、神龛、楹联、匾额、碑刻等,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坦洋村是茶村,村口的真武桥会不会与茶也有什么关联呢?走进一看,果不其然。供奉着真武大帝的神龛,被茶乡百姓尊奉为保护神。每逢茶市开市,或农历三月三、五月五,当地茶农们早早地摆上供品,点上蜡烛,烧起一炷炷香,祷告廊桥平安,祈求茶乡兴旺。久而久之,真武桥祭祀,饱含着当地茶农对茶叶一片深情的古朴诉求。据说当年桥下的水路可以通船,每年制干茶2万多箱就是从这里启运欧洲各地的。只是繁华已逝,茶香如故。

从一座廊桥的功能演化,足以见证茶文化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当地人喜茶重茶,接待客人先茶后饭,谓之“茶哥米弟”;把茶奉为药用,谓之“三年陈茶好当药”,“空心一碗茶,药店无交家”。凡此种种,可见一斑。茶为“人在草木间”,因而是自然生命力在人类心域最重要的延伸。坦洋人种茶于峰峦岩壑之间、流涧深潭之畔,诚不愧“山川精英秀气所钟”。仿佛茶亦通人性,在这里的山、这里的地越长越好,便给了感怀厚土、善待茶山的茶农以“种茶如种金”的丰厚回报。仔细分析坦洋工夫优质成因,如果说地理和品种是其优良品质形成的基础,那么当地人精心养护则是其优良品质形成的保证,坦洋人培育了茶、茶养育了坦洋人。尤其当地人经历上百年坦洋工夫的兴衰历史,切肤感到了“成也茶,败也茶”,对茶怀有更深的敬畏与感恩。难怪这里的人们一说起茶来,总是流露出敬若神明的表情。

茶镇探宝

坦洋工夫发祥于坦洋村,但是,坦洋工夫的崛起或是支撑福安茶业的兴旺绝不光是依赖于坦洋村。

当我来到设在福安市社口镇的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科研所,强烈地感到,要说是坦洋工夫引领福安茶业的再崛起,那么,则是茶科所的先进技术引领福安茶业的未来。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茶叶专业研究所,福建茶科所创办于1935年,如今已成为全国省级茶科所中保存茶树品种类型最多、乌龙茶品种最全的研究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新中国成立后,育成7个国家级良种、12个省级良种,金牡丹、黄玫瑰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级优异种质。福云6号是目前国内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杂交育成的国家级茶树良种,近年育成的金观音、黄观音、丹桂等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已大面积推广种植,为引领福建名优茶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社口镇自从推广茶科所选育的福云6号、福云7号新品种,替换了原来低产的福安菜茶,全镇茶叶单产由几十公斤提高到上百公斤,最高达150公斤。每年仅茶叶一项户均收入普遍达万元,人均上缴财税近300元。茶叶不仅富了社口镇的农民,而且成为福安市支柱产业,成为当年全国茶叶产量超10万担的12强之一。

坦洋村这两年的种茶收入也在看涨,当地的农民2006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2007年就增加到5775多元,1/3的收入来自茶叶。连随行的当地司机都禁不住兴奋地说,在农民的眼中,这两年茶树是金、是银。我随后来到福安市茶业局采访,陈玉成局长接待了我们。当说到茶科所与茶农的收入关系,他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受益的首先是当地的农民。今年清明前后的金观音茶青平均就卖到每0.5公斤38元。原先福安茶树种植比例为绿茶88%,坦洋工夫10%,铁观音2%。为了提高种茶的经济效益,政府主导推动品种改良,目前已达到23.6%,目标是把坦洋工夫种植比重提高到40%。靠品种增收,靠科技增效,真正惠及全市42万茶农及茶业从业者。

茶科所的创办人张天福1937年在坦洋村首次引进日本机器制茶,使得50公斤的坦洋工夫卖到历史最高价75两银元,一时传为佳话。如今,福安市依托茶科所的优势,依靠科技兴茶,调整茶业结构,实行品种改良,增加茶业的附加值。分管茶叶生产的挂职副县长林光华告诉我,2009年坦洋工夫的产值将力争达到18亿元。

“黄金有价茶无价”。1斤茶从300多元到3000多元,除了品质,就是品牌,就是文化。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中国茶产量世界第一,但最大的品牌不在中国,而是英国的“立顿”,使得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拥有具世界影响力的茶产业。文化是茶品牌的灵魂,品一杯好茶,就是在品味一段历史、一个掌故、一种文化。

坦洋工夫的文化之旅,我最终得出的一句话就是:品牌以文化为魂,文化是品牌之魂。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红茶 > 坦洋工夫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