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中国茶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茶不是我的专业,却是我非常痴迷的一个爱好,可能有很多不够专业的地方,但我对茶的爱是无可置疑的。我曾经在土耳其进行了八次闽南功夫茶的表演,表演中也向国外的朋友介绍了很多中国茶文化优秀的地方,但现在我却要给中国茶文化挑几个刺,质六个疑。

首先,中国的茶文化向来有“博大精深”之说,但我以为“博大”是实,但“精深”有假。精神物质文明跟茶有关的都可以叫“博大”,但“精深”体现在哪里,有谁说得出来?人云亦云的“精深”疑似子虚乌有。茶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的必须,连最佳茶诗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也通俗亦懂,雅俗共赏。“好茶”像美女一样靓丽,亲切可人。所以我对中国茶文化“精深”一说很是怀疑。

茶文化到底是什么?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要靠三言两语说清楚什么叫“茶文化”不容易。

1997年中国国家邮政总局要发行一套有关茶文化的邮票,选题好,但要落实在具体的图像上很难,经过多次专家会议才选定四个图案:第一枚是“茶器”。画面选取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一套金银茶具的鎏金银茶碾。茶具的精美讲究说明茶道的兴旺发达;第二枚是“茶树”。画面是生长于云南思茅的一棵大茶树,树龄已逾千年,至今枝繁叶茂。这是茶树原产中国的实证;第三枚是“茶圣”。画面是唐代陆羽的雕像,陆羽著《茶经》,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第四枚是“茶会”。画面是明代画家文征明的画作《惠山茶会图》的局部。四张组成一套邮票,但邮票发行后反响不是很好,四张邮票之间没有产生有机的联系,一眼看去,各自为阵,在邮票设计上是一个败笔。可见中国茶文化有机的总体不好拿捏,不好把握,不容易说清楚,这就给某些人可乘之机。所以我很怀疑在热闹的中国茶文化中某些“专家”的“含茶量”。

其次,对茶树最早原产地的争论。中国人说起茶就感到自豪,特别是提到邮票上的那棵茶树。但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省发现有野生大叶种茶树多处,他写的《阿萨姆之茶叶》中提出茶树原产于印度的观点。此后,英国和日本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这样就激怒了中国,开始争论最老茶树在哪里?中国专家就此进行调查发现并经专家论证的思茅地区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有一株2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王。但我以为这样自言自语的“科研结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等到有朝一日中印两国科学家携手研究的结果才是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中印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但往来少,成为互为陌生的两个大国。中印需要了解与合作,不能为一棵老茶树而喋喋不休。但无可置疑的是,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叶的著作,证实了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这就够了。至于最老的老茶树生长在哪里实际上是听天由命的事情,只有感恩上苍的安排而由不得你来随意骄傲。

第三,《红楼梦》小说里描写妙玉喝茶的“三杯论”,往往成为人们喝茶的经典,成为文人作家谈茶的口头禅。“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是曹雪芹为了塑造妙玉这样一个奇女子所动用的文学手法,它并不是喝茶的教科书。我怀疑梅花上面的雪水放瓮里掩埋多年是腐水,古人云“流水不腐”嘛,埋水不可能成圣水;铁观音“七泡有余香”,这跟妙玉“三杯论”喝法也相左。所以把文学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中品茶的指南是不妥的,这样的茶文化真的很不文化。

第四,“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这是鲁迅《喝茶》里的一段文字,人们常常把它当成喝好茶的圣旨,并成为享受好茶的经典说辞。但鲁迅先生随后分明对这种所谓的“特别的感觉”进行了极端尖酸的挖苦,他说:“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窖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走笔至此,先生远没有罢休,且亳不手软:“感觉的细腻和敏锐,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引用鲁迅语录的茶家诸君究竟真看不懂,或假看不懂,还是似懂非懂?我以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本没有看,把一截断章取义的鲁语录抄来抄去,反正是大师嘴里的象牙,哪还会有假?这真是当代断章取义一则最生动的案例。

第五,素食是低碳的,金碧辉煌的佛具恐怕就是高碳了,佛在这方面的贡献就相互抵消了。正如饮茶是低碳的,可茶叶的过度包装当是高碳的,茶叶天生的环保作为也被消解了。茶叶的层层包装,厚厚包装,雕龙画凤,贴诗留词,美女、仕女、宫女、采茶女、茶艺女画得满盒满罐的,二两半的茶叶往往要印制一群美女,而半斤茶叶的包装重量常常在四五倍以上。如果说这样的包装也是“茶文化”,那么这些茶叶饮用之后,空留一身的包装可就是地地道道的“茶垃圾”了,很不环保!建议中国茶继续倡导或回归传统的裸销,一如传统老茶店家的大锡罐、大铁罐、大玻璃罐。要不要包装,需要什么价格和式样的包装,可以当场指定和制定,这才是中国茶,这才是明码实价,这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能大大地节约整个社会的“喝茶成本”。

最后,讲到中国的茶文化就不能不涉及到商业文化——卖茶才是关键。但我国尽管是茶业大国,出口销售的总额却不如英国的一个立顿公司,每公斤的茶叶出口价居然仅仅2美元而已。目前中国茶产业就如何将我们的茶产品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作为最首要的战略思考,以期产生“立顿”那样行销世界的品牌,展中华茶文化的骄傲。这些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认为,“立顿”是“立顿”,中国茶是中国茶,它们产生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立顿”的经验不可能在中国全然实现,中国的茶要走向世界也不能只走“立顿”一条路。“立顿”的本事是把各地红茶制成千篇一律的袋泡茶销售,这是当代西方文明成功的销售方式。但中国人对茶的感情与饮用方式决不可能龟缩在一个或某几个品牌下,“天福茗茶”雄心勃勃的在中国开了1000多家分店,目标是要做中国的“立顿”,但对于我这样喜欢茶的人,是不能容忍的。我的“茶梦想”是爬一千座不同的山,喝一千种不同的茶。如果你把我喜欢的茶都变成同一标牌下的、同一个滋味的汤水,那是何等的乏味,何等的无趣?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茶文化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