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传古承今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茶为国饮。

中国人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几乎同中华文明一样璀璨悠久。自唐代起,以陆羽《茶经》的问世为标志,中华茶文化渐成一个独立完备的体系,并其后又历宋元、明清干余年的创新与发展,凝结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隋珠和璧”。

当中华茶文化东渐日韩时,开出了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两朵“新花”,饮茶习惯更是随着丝路上远去的驼铃与风帆,播撒到世界的其它角落。

在浩浩汤汤的茶史文明长河中,40年,不过是浪花一瞬。然而,这跨越了两个世纪的40年,却是风起云涌。 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枚茶叶,却凝结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民族记忆、精神观念以及强名之日“道”的事物。因此,它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提神的饮品,还是一个蕴含思想智慧、文化精神的载体。

人们常说,国兴则茶兴,国衰则茶衰。40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茶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茶叶消费与日俱增,茶文化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各地茶店(庄)茶馆(楼)鳞次栉比,各类茶事活动亦是轮番上演,而茶文化的日益普及,使泡茶、喝茶、论茶、学茶在国人生活中已蔚然成风,并呈现出精致化、艺术化、专业化的趋势。间时,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作为一张芳香隽永的中国文化名片,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国际场合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外交活动中,渐成中国外交礼仪的“新常态”,也渐成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和平纽带。

回眸40载中国茶文化复兴路,这是一条中国人以茶为媒、传古承今之路,也是一个经历了百般摧折与磨难后不断重拾文化自信、提振文化软实力的伟大历程。

在下一个40年,中国茶文化,还将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茶艺:风靡两岸四地至今热度依旧“随着“中国热”的掀起,正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外国爱茶人对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茶艺正成为一种国际新时尚”。

时下,茶艺早已是国人非常熟悉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不论是实用,还是表演,它在中国人的茶生活中都很普遍,甚至还常常出现在重大的外事活动中。“茶艺”,从正式提出、推广到普及,走过了整整40年。

茶艺,古已有之,但它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40年代。据学者考证, “茶艺”一词是1940年由著名茶学家、中国现代茶业奠基人之一胡浩川为傅宏镇《中外茶业艺文志》一书所作的序中最先创提,他写道: “津梁茶艺,其大裨助乎吾人者。”他又写道: “今之有志茶艺者,每苦阅读凭藉之太少。”不过,胡先生所提的“茶艺”,涵盖了茶树种植、加工和审评之内的各种技艺,并非当代意义上关于茶叶冲泡、品饮及相关礼仪服务之“茶艺”。而且,令人遗憾的是, “茶艺”一经提出,便成空谷足音,直到上世纪70年代, “茶艺”才在台湾被重新提起。

1970年代以后,台湾一批有识之士、文化青年的民族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在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身份认同的同时,亦有志于恢复和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而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茶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1977年,时任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的娄子匡组织了一个名为“味茶小集”的茶会,邀来一些茶界人士,为推动正确的饮茶方式定名。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会者普遍认可接受了娄子匡提出的“茶艺”一词,以区别于严肃庄重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1982年9月23日,台北又成立了“中华茶艺协会”,随后又相继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而许多大学毕业、留学归来的青年,也纷纷加入到复兴茶文化的队伍中来,开起了茶艺馆。譬如,被称为“台湾茶馆文化先驱”的紫藤庐就是在那时成立的。此外,还通过成立大学校园茶艺社、举办茶艺选拔赛、出版书刊等形式,把茶艺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去。

这阵茶文化复兴的浪潮,也随着两岸民间交往坚冰的打破而迅速席卷到大陆。1988年6月20日,作为“台湾经济探问团”成员之一的范增平抵达上海,同壶艺大师许四海公开讨论茶艺,这是“茶艺”一词首次被大陆所认识,而范增平也被媒体称为“茶艺特使”。次年4月,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访问大陆,开启了两岸茶界的第一次正式交流。此后,范增平又应邀在上海锦江饭店、北京民族文化宫等场所公开表演茶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90年代开始,以范增平、蔡荣章等为代表的台湾茶人、学者,又深入参访、考察了多个省市及产茶区,开展交流,传播茶艺的种子。1990年,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省旅游局、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陶瓷工业公司等多家单位,在福州创立了福建乃至全国的首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当时供职于博物馆的吴雅真成了福建最早的茶藝师之一。1991年春,吴雅真协助福安市政府创建了省内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茶艺人才。同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上,吴雅真代表中国福建演示了十八道泡饮程式的“闽式功夫茶”,让中外茶人感受了福建乌龙茶的魅力。

经过90年代的宣传推广,茶艺慢慢深入人心,许多产茶区在总结整理地方茶史茶文化的基础上,创编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艺,如《武夷茶艺》、《安溪茶艺》、《潮州工夫茶艺》、《西湖龙井茶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等等。一些爱茶的文化人,还结合儒、释、道等宗教文化,创编了“文士茶艺”、“禅茶茶艺”,让入耳目一新。

一如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在茶艺来到大陆的20多年时间里,独具特色的茶艺馆(居)、茶楼逐步在各大城市走热,呈现多元化格局,丰富了城市人的生活,并极大推动了茶业经济发展。各地举办的茶艺活动也是高潮迭起,人们学习茶艺的热情更是一度高涨,至今热度依旧。

在两岸茶界的共同推动下,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茶艺教育和培训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茶人创办的培训机构(如陆羽茶艺中心、雅真茶艺、六如茶艺等)外,一些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也办起了茶艺培训班,有些大中专院、校还开设了茶艺专业。1999年,“茶艺师”被国家劳动部(今人社部)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并制订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标志着茶艺师的资格认证从此有了统一规范与科学依据。2006年以来,一批茶艺技师经考核后获得了资格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茶艺培训除了面向成人,也面向少儿。少儿茶艺最初亦是诞生于台湾,通过设立“亲子茶艺班”、 “小朋友茶艺班”等培训班培养少儿对茶艺茶文化的兴趣。在大陆,上海则于1992年率先开展了少儿茶艺教育。经过十余载的发展,茶艺早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成为青少年拓展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收效甚著。很快,北京、西安、杭州、深圳、昆明等地,也出现了少儿茶艺培训机构,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茶、爱上茶。

“风”起宝岛,这阵茶艺之“风”还深刻了影响了中国港澳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热”的掀起,正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外国爱茶人对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茶艺正成为一种国际新时尚。茶会:从社交到外交文化交流功能渐强

以茶为载体,有机地融入器物、焚香、插花、曲艺、书画、服饰等艺术形式,使茶会成为与会者陶冶性情、表现审美情趣的“雅集”

茶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唐代开始,茶会就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社交性聚会形式。茶会还随着中国茶的对外传播,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以及以英国为代表欧洲诸国,并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成功实现了“本土化”,形成标志性的文化风景。例如,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日本茶会,富丽精致的英国下午茶茶会。

相比之下,在流转了干百年时光后,茶会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却变得似乎毫无“个性”,最常见的形式便是“茶话会”:人们齐聚一堂,每个与会者面前都放着一杯泡好的茶。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交换意见或联络感情。如此“茶会”,交谈讨论才是重点,茶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罢了。同样,诗会、笔会、联欢会、庆祝会等聚会,尽管也有茶,但都仅仅只是发挥它最原始的解渴提神功能而已。

这一格局的突破,依然从海峡对岸开始。1990年6月2日,由时任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的蔡荣章最先建议和构思,组织陆羽茶道教室的同学们在台湾妙慧佛堂进行了首次佛堂茶会。经反复改进与再实践,同年12月18日,在台湾十方禅林举办了首届国际无我茶会。次年10月14 -20日,由中、日、韩三国七家单位携手福建和香港分别举办了“幔亭无我茶会”,并在武夷山树立了纪念碑。自1992年开始,无我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6届。

无我茶会是一种“大家参与”的茶会,其特点是参加者都自带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尽管它与日本茶道、佛教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形式、内容到精神内涵,它对现代茶会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具有启蒙意义。

除了无我茶会,台湾茶界人士还别出心裁地设计组织了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茶会,如季节(时令)、节庆(纪念日)、品赏等,从茶品、器物、用水到插花、背景音乐、场所都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和安排,给人带来身心的喻悦和享受。

现代茶会的流行几乎是同茶艺在大陆的传播普及牵系在一起的。20多年来,茶会的创意与设计,不断地向古人取经,汲取营养,以茶为载体,有机地融入器物、焚香、插花、曲艺、书画、服饰等艺术形式,使茶会成为与会者陶冶性情、表现审美情趣的“雅集”。当然,它虽师古却不泥古,还恰到好处地加入一些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使人们更易于接受。

同现代茶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茶空间”,它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是茶文化日益向生活贴近、融入的体现。或优雅精致,或质朴实用,通过布置(构筑)茶席、茶室、茶屋、茶庭等形式、功能不一的“茶空间”来呈现。最重要的是,茶空间的设计与营造,不仅是为了呈现一个泡茶品茶的独立生活空间,也是为了展现一个融合了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茶美学”空间。身处其中啜茗雅集,可酬知音话聚散,亦可陶性灵发幽思。

当茶会由爱茶人扩展到国家层面,意义就更加非凡了。中国茶,不仅作为国礼馈赠国外领导人,还充当着增进国际和平友谊的使者。杭州G20峰会、金砖国家厦门会晤、中美宝蕴楼茶叙、中英钓鱼台国宾馆茶叙、中印武汉东湖茶叙……茶在许多重大外交场合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茶叙外交”也正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礼仪的“新常态”。

茶事:从文化交流到经贸合作,特色化、专业化、大众化渐显

“全民饮茶日”活动,至今已走过了十年。通过全民饮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饮茶,使饮茶真正成为国饮。”

40年来,茶文化走向繁荣的最直接体现便是各地、各类型茶事活动的蓬勃发展。

回顾茶文化的复兴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虽然茶事活动不多,但这些茶事却成为40年中的“标志性事件”。譬如,1 989年5月台湾陆羽茶艺访问团在北京、合肥、杭州等地举办的交流活动以及9月在北京举行的“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这两宗茶事对于两岸、中外茶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1990年10月25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5届。1990年12月侣日,中、日、韩茶人在台北举行首届无我茶会。1991年8月25日,中国土产畜进出口总公司在日本东京举办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周年紀念展览会。1 994年4月1 7日,首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5届。可以说,整个90年代是茶文化在全国掀起热潮的十年。

随着新世纪的徐徐展开,由南而北,由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由茶产区到茶销区,主题、形式、规模不一的茶文化节.茶博会、论坛(研讨会)纷现。特别是近十多年间,茶事活动不仅呈井喷之势,并渐趋特色化、专业化、大众化。

譬如,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在茶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上,就着眼于突出两岸特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闽台茶界就有所往来。2000年4月,在福州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此后,福建就更注重打造具有两岸特色的茶经贸、茶文化交流的茶事活动。2007年,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泉州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2010年6月,由福建省农业厅、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主办的“闽茶中国行”在福州正式启动,首站走进台湾,与台湾茶界展开了深入的对话。2014年第六届海峡论坛期间,首届海峡茶会在安溪县开幕,举办5年来,它已成为推动两岸贸易洽谈、合作交流的平台,也是促进两岸业界互动、共同发展的桥梁。除了政府主导的官方茶事,两岸民间的茶文化交流更是频繁,如民间斗茶赛、茶王争霸赛、制茶大赛、茶席设计大赛、品鉴会等等,使人应接不暇。同时,福建作为乌龙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名优茶种类众多,省内主要产茶区,或“走出去”,或“请进来”,每年都举办了多场活动,如“安溪铁观音神州行”、“中国武夷山大红袍文化节”、“福鼎白茶开茶节”、“寿宁高山茶斗茶赛”、“中国坦洋工夫茶文化节”等都已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盛事,并有力地助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与其它行业相比,茶业会展虽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从产区到销区,从国内到国际,各种规模的茶展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不仅每个月都有茶博会,而且每逢春秋茶季,一个月中,多地扎堆举办茶博会,有的甚至“撞场”。茶博会上,各产茶区的名优茶、各知名茶企的茶品“争奇斗艳”,茶器、茶包装、茶机械等与茶相关的配套产品也是琳琅满目,还有茶会、论坛、名茶评比、研讨会、茶席展、摄影展、颁奖、新品发布会等丰富多彩的“子活动”。茶博会已成为展示推广中国名茶及茶产业、茶文化的综合性平台,近些年来,它正日益显现出精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趋势,并形成了一批如广州茶博会、深圳茶博会、上海茶博会、北京茶博会、西安茶博会、杭州茶博会、香港茶博会、厦门茶博会等知名度、市场成熟度高的“名展”。此外,在许多食品饮料展、文博会、糖酒会等展会上,也常常有茶的“身影”。

茶文化经多年的推广、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茶、喜欢茶、关注茶,对茶的品鉴欣赏也正变得越来越细致、深入,并呈专业化的趋势。于是,从各级茶产区政府、茶业主管部门、茶行业协会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名优茶评比、斗茶赛、茶王赛等,有时获奖茶品还进行了现场竞拍。以福建为例,知名的名茶比赛有“安溪铁观音茶王赛”、“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等等,而由个人发起的“斗茶”在日常茶生活中就更加司空见惯了。另外,一些品牌茶企,在推出新品时,也时常通过组织品鉴会(茶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来进行宣传推广。

“全民饮茶日”的设立也有力推动了茶文化的普及。这一倡议诞生于2005年春,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期间,在杭的八家国家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发布了“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的《杭州宣言》。2009年4月20日(谷雨日),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在杭州正式启动。此后,全国多个城市也相继举办了“全民饮茶日”活动,至今已走过了十年。通过全民饮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饮茶,使饮茶真正成为国饮。茶作:学术研究精、深、广文艺创作热情高涨“尽管茶书纷涌,但也只是荼文化研究的“冰山一角”,还有不计其数的学术论文、篇章发表在刊物、报纸、论文集上。”

尽管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茶文化”被有意识地作为系统研究探讨的方向或文艺创作的主题却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0年9月,庄晚芳、孔宪乐等编著的《饮茶漫话》(中国财经出版社,1981) 一书中首次提到“饮茶文化”。同年10月,王泽、庄晚芳在陈彬藩《茶经新篇》(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80)的《后记》中提出“茶叶文化”。这两个提法,在当时刚刚解放思想的中国是独具开创性的。

厘清中华茶文化的千年发展脉络,从茶史研究开始。早在70年代末,以吴觉农、陈椽、庄晚芳为代表等茶学家对中国茶史茶文化、古代经典茶学著作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梳理。经反复修改补充,于80年代正式出版。陳椽《茶业通史》初稿完成于1 977年,1982年定稿,于1984年5月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茶叶科技、茶叶经济贸易、茶文化都作了全面论述, “是一部体大思精之著,是构建茶史学科的奠基之著”。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从1979年开始撰写,曾四易其稿,历时六年,被陆定—称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

最具文献价值的是陈祖椝、朱自振编写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81)、《续辑(方志茶叶资料汇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和吴觉农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90),对历代茶书及地方志中关于茶的文献记载进行了系统、科学地汇编。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朱自振的《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也是中国茶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90年代后,茶史茶文化研究开启了新局面,呈现出精、深、广的特点。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当属《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的问世。这部书由陈宗懋主编,邀请茶界、文化界多位名家编著而成的。全书共140余万字,分茶史、茶性、茶类、茶技、饮茶和茶文化六大篇,是一部较全面反映中国数千年茶文化概貌的巨著。迄今,该书已重印20多次,发行量近1 0万册,其读者面之广、影响力之大,为茶专业书籍中所罕见。从90年代末开始至本世纪初,又有多部内容更全面、更详细的茶学工具书问世。譬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古代茶叶全书》、《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名茶志》、《中国茶事大典》、《中华茶叶五千年》(首部编年体茶史著作)、《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等等。

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如张宏镛编纂《陆羽丛书》(台湾茶学文学出版社),余悦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茶文化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读图时代-品茶馆》《读图时代-人文地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茶文化丛书》(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名优茶》(上海文化出版社)等茶文化丛书,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了解茶文化的需求。

茶文化研究也越来越注重断代、专题研究。在断代方面,有《中国唐宋茶道》、《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宋代茶文化》、《大唐茶文化》、《唐宋茶业经济》、《茶与宋代社会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等。专门研究上,专家学者们对贡茶、茶具、茶馆等历史、流变作了系统梳理,如《中国贡茶》、《清代贡茶研究》、《中国古代茶具》、《中国茶馆》等书。此外,还对历代咏茶诗、词、曲、名篇、专著以及涉茶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进行了整理总结,如钱时霖《中国古代茶诗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就是经典之作,2016年还出版了《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和宋金卷。

关于区域、地方茶文化研究,成果也是颇为丰硕,出现了如《长江流域茶文化》、《浙江省茶叶志》、《四川茶业史》、《闽茶说》等综合反映地方茶史茶文化概况的书籍。进入新世纪以来,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茶文化的进一步普及,使茶界对于各茶类、历史名茶、地方茶文化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热情,编著出版了大量的茶书。据不完全统计,仅普洱茶,相关的图书就有200多种。同时,不少产茶区在深入研究并发掘本地茶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自然、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从而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在中外茶叶贸易、文化交流研究方面,陈椽堪称“一代宗师”。除《茶业通史》外,他所著的《中国茶叶外销史》(台湾碧山岩出版社,1993),是首部系统深入研究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史的专著。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东方出版中心,2003),对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程作了细致的研究。近十多年来,茶界、史学界对“茶马古道”、“万里茶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茶叶对外贸易往来的兴趣渐趋浓厚,也有大量的研究专著面世。

茶艺的“登陆”还带来了许多茶艺茶道的著作,如范增平《中华茶艺学》、《生活茶艺馆》,蔡荣章《说茶之陆羽茶道》、《茶道入门》(共3册)、《现代茶道思想》、《无我茶会》等,都对茶艺在大陆早期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大陆,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童启庆在茶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有突出的成就。她先后出版了《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等专著,为大陆现代茶艺、茶道提供了范式。此外,陈文华、余悦、丁文、丁以寿、王玲、徐晓村等茶文化学者对茶艺、茶道和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之研究也提出了许多创见。

30多年来,茶文化研究在立足国内的同时,还放眼世界,引进了一国外的茶文化经典著作。譬如,美国威廉·乌克思《茶叶全书》,日本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冈仓天心《茶之书》、桑田忠亲《茶道的历史》、伊藤古鉴《茶和禅》,英国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等,马来西亚许玉莲《喝茶慢》、《茶铎八音》等。

尽管茶书纷涌,但也只是茶文化研究的“冰山一角”,还有不计其数的学术论文、篇章发表在刊物、报纸、论文集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创办了—批茶文化期刊,有力地推动茶文化的广泛传播。1983年创刊《茶人之家》是当代第一本茶文化专业杂志,1993年更名为《茶博览》。紧随其后,湖北陆羽研究会于1 984年创办了《陆羽研究集刊》,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于1 990年也编辑出版了《陆羽茶文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考古》自1981年创刊后,就辟有茶史专栏,1991年开始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1992年7月,中华茶人联谊会创办了《中华茶人》。2002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的《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创刊,成为国内首份宣传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报纸。在一些重要产茶省,也陆续创办了茶文化期刊,如福建《海峡茶道》(今《茶道》)《茶缘》,云南《普洱》《云南普洱茶》《云茶》、上海《上海茶业》、广州《茶文化》、四川《茶界》、宁波《茶韵》等,一些地方茶叶协会、茶文化研究会编辑的内部交流办刊更是数不胜数。此外,在《茶叶科学》、《中国茶叶》、《茶业通报》、《中国茶叶加工》、《茶叶》、《茶叶通讯》、《福建茶叶》及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上,也发表了不少茶文化论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茶文化的复兴也催生了许多茶文化社团和研究机构。1990年8月,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0月,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浙江湖州成立、浙江茶人之家基金會在杭州成立。1993年11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01年,在浙江上虞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2006年12月,福建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08年10月,在福州成立了海峡茶业交流协会,2011年9月升级成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此外,包括港、澳在内全国多个省区也都成立了省级、市级的茶文化社团。在研究机构上,1990年10月,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建成开馆,是我国唯一一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1998年,江西省社科院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将茶文化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2000年,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成立。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省一级社会科学院、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代表的高校也成立了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并组建了研究人才队伍,这些对开展茶文化研究和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学术研究,还有一些优秀茶文化影视、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如中央电视台摄制18集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茶文化》、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电视媒体行动《茶叶之路》等,还有电视剧《茶马古道》、《乔家大院》等。在文学作品方面,著名作家王旭烽创作了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从最初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英、俄、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语言。此外,还有张艺谋、王潮歌等导演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王旭烽创作的大型茶文化艺术舞台剧《中国茶谣》和话剧《六羡歌》等,以全新的角度与方式呈现了中国茶文化之美。

近几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信息大爆炸,给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博客、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的出现,让茶文化传播变

手艺:保护传承意识渐强“申遗”热持续升温

“由于“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一些成功“申遗”的名茶产区,通过举办专业化的比赛,切磋交流制茶技艺”

人们对茶认知的逐渐深入,也唤起了对历史名茶(也多是市场热销的茶类)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从国家到地方,由此兴起了一场“申遗”的热潮,并且还有持续升温的态势。

自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至今,先后共有30多项名茶制作技艺“入遗”、20多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根据“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地方“非遗”名茶、传承人就更多了。此外,与茶密切相关的茶器(陶瓷)如宜兴紫砂陶、建窑建盏、越窑青瓷等烧制技艺以及潮州工夫茶艺、径山茶宴等茶艺茶礼亦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由于“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一些成功“申遗”的名茶产区,通过举办专业化的比赛,切磋交流制茶技艺,如“杭州市西湖龙井茶技艺大赛”、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传承大师赛”、“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赛”、“武夷岩茶传统技艺制茶大会”等等,从而更好地发挥代表性传承人传、帮、带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临沧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等均被列为中国农业重要遗产。其中,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还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得更快捷、更广泛、更通俗、更时尚。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茶文化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