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茶道及“茶道之源”湖州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茶道”指的是茶之本源、规律、道理、德性、精神。皎然“性与道合”,“释门伟器”,修禅悟道,首提“茶道”是机缘、灵感、哲思圆成。皎然的“茶道”思想有助于陆羽修改、深化《茶经》中的“道”的哲学内涵。

皎然、陆羽“茶道”的主要特征和内涵的“五元素”是:茶品、道悟、禅意、诗境、雅趣。湖州深厚的文化及皎然茶道、陆羽茶经和当代茶文化界、佛教界等对“茶道”的重视、研究、传承和弘扬,进一步共识“湖州——茶道之源”。

道学与皎然思想

道学,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历代文化人的哲学理念和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皎然年轻时曾专注于道学的学习、修练。

佛教典籍云: “释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康乐侯十世孙也。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微矣。文章俊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后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者。然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极。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诸郡则邦伯所钦。莫非始以诗句牵劝令入佛智。行化之意本。在乎兹。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故时谚日‘雪之昼,能清秀’。”他在《酬崔侍御见赠》一诗中自叙“儒服何妨道,禅心不废诗”。

皎然是诗人也是理论家,他的《诗式》从作诗之法到评诗之法再到风格论,无不深深打上了道家学说的烙印。他秉承道家空灵虚静、顺乎自然、物我相合的美学理想,推崇“真于情性”、 “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皎然所论“自然”是艺术化的自然,并非不思而得,而是要求作家精心地构思和陶炼,这也正符合道家“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美学准则。同时,他也继承了道家旨在言象之外的诗学观念,提出“但见情性,不睹文字”,追求心神的冥契,得意而忘言。

道家学说中强烈的超越意识,飘逸、洒脱之心与自然本真的完美融合,是皎然在审美、创作中所追求和向往的至高境界。而皎然身为禅师,他所笃信的禅宗是中国化的禅道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道家学说及后来玄学的深刻影响,因此他的诗论中的禅学因素也是道家审美标准、言意关系和思维方式。儒释道三家思想贯通圆融之后,皎然又将其践行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并最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茶道”是机缘、灵感、哲思之圆成

茶道,在唐代之前未有文献典籍记载,直到释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才出现“茶道”一词。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学术界据此公认“茶道”是皎然第一个提出,皎然为茶道创始人。

为什么不是中国或外国其他的僧人、道人、文人、茶人提出“茶道”呢?此乃机缘亦是必然。释皎然为湖州吴兴杼山妙喜寺住持,而湖州自古为名茶产地,如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贡茶“温山御荈”,即产于湖州吴兴的温山。皎然有《顾渚行寄裴方舟》云一诗,此诗明确写出他在顾渚山有茶园,他之种茶、爱茶、事茶、品茶、悟茶,与他礼佛、诵经、参禅、修道,自然而然地融为生活一体,是生存之道。由于和朋友一起饮茶,多日的精心熟虑,此时灵感闪光,道、佛、儒的思维在“茶”之物上光照,凝聚为“茶道”一词,此语之出现如同皎然写诗著文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是文学,其写作属于形象思维,而哲思、道悟、诗性、意境等属于哲学、美学。茶道、禅茶一味,属于茶文化学、宗教学,也属于哲学,即今日所谓的“茶道哲学”。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极其广博、丰富,涉及茶名、茶具、茶饮、茶性、茶用,饮茶与饮酒的比较,世人对茶、酒的处世态度等,诗的重点是“茶道”,然而诗僧先写“茗”、 “仙”、 “神”、 “得道”,在“茶道”之后归结到“丹丘”。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只有学道、修道、悟道、得道之人如丹丘才能够深知、精通“茶道”的全部真谛。

皎然在另一首“饮茶歌”即《饮茶歌送郑容》中也写到丹丘: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常说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这首诗,人们大多在论皎然对《诗经》提出批评时引用。笔者认为,此诗与《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都是皎然关于“茶道”的重要作品。而且,这首诗第一次向世间露布陆羽撰写《茶经》。另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及其他的茶诗,也都涉及到茶道。

皎然的“茶道”思想及他对陆羽修改、深化《茶经》中的“道”的哲学内涵,无疑是有很大的影响和助益。皎然把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悟、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谈泊等有机结合融入了“茶道”,特别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诣使其饮茶修道饮茶本道方面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此,皎然上人可以称为“茶道之祖”、“茶道之父”。

皎然、陆羽“茶道”的主要特征和内涵的“五元素”是:茶品、道悟、禅意、诗境、雅趣。皎然、陆羽于“茶道”既是倡导者,更是实行者、感悟者。师生二人通过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于“茶道”中修炼“精行俭德”,对于茶性、茶品、茶味、茶德“心有灵犀一点通”,悟之皆深邃、精妙。

湖州文化与“茶道”之源

早在唐代,也就是皎然在诗中提出“茶道”、陆羽《茶经》问世之时,人们对于酒与茶的争辩论说就已经有人撰文,如王敷《茶酒论》写茶、酒各称已于人之好、之功,而在一旁听二者争论的水发声道:“人生四大,地水火风。茶不得水,作何相貌?酒不得水,作甚形容?米曲干吃,损人肠胃。茶片干吃,只砺破喉咙。万物须水,五谷之宗。……从今以后,切须和同。酒店发富,茶坊不穷。长为兄弟,须得始终。若人读之一本,永世不害酒癫茶疯。”而此文提出酒、茶之母是水,有水才得以酿造成酒,为酒饮及酒文化,有水方得以煮泡成茶,为茶饮及茶文化。上善若水,水孕育生命,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茶文化及其他的各种文化。

中华茶酒文化中有个颇为奇特有趣的典故:作为晋代“温山御荈”、唐代“顾渚紫笋”等名茶原产地的湖州,既是皎然的故乡、陆羽的“第二故乡”,是《茶经》故里,又是秦朝因乌、程二氏善酿出产“乌程酒”命名的所在地(乌程,湖州古称),宋朝湖州人朱肱著有《酒经》(又名《北山酒经》)三卷。

这些史实表明湖州既是著名茶乡又是著名酒乡。《茶经》、《酒经》同出湖州,正是因为湖州是太湖流域唯一以太湖命名的重要城市,更是因为湖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又如,史载秦朝大将军蒙恬在湖州始制毛笔,湖州笔为“文房四宝”之首;在艺术史上则有“半部书画史在湖州”。像湖州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与“琴棋诗画书酒花”的茶、酒文化及文学艺术、农耕文化、丝绸文化、陶瓷文化、湖筆文化、溇港文化、园林文化等完美交融,不仅在我国少有,在世界亦属罕见。

基于这样的历史文化积淀,皎然把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晤、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等有机结合融入了“茶道”,特别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诣使其饮茶修道、饮茶本道方面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同时,皎然大师提携、帮助陆羽研茶而成其《茶经》,“茶道”思想在《茶经》中得到采纳、充实、丰富、升华。皎然“茶道”之诗与陆羽《茶经》之文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然后,经由高僧、翻译家将中国茶道向日、韩、美、英、法、东南亚等国家及中国台、港、澳等地区介绍、推广,落地生根,绽放新花,结出异果。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陆羽在湖州定稿《茶经》,湖州是茶经故里;皎然在湖州提出“茶道”,陆羽跟皎然师一起共兴茶道,影响后世,传播世界。湖州乃“茶道”之源。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茶道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