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清幽宜人的福建省政和县,不仅以洞宫山之仙风道骨而著称于世,更是自古名扬天下的茶叶之乡。咸丰年间,福建政和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人多至千计;产茶旺季,除了小孩上学,大家都在忙茶事,呈现一派茶乡特有的繁忙景色。今天,作为政和特产的白毫银针茶,不仅深入了这方人的心灵和血脉,还成了他们为之骄傲的那一缕仙魂。
按照发酵程度与制作工艺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红茶、绿茶、清茶等不同类型,但您又是否听说过“白茶”呢?所谓白茶,是指选用芽叶上白色茸毛较多的茶树品种,通过萎凋、晒干或烘干而制成的茶叶。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者不过四五家,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锛而已。……御赐白茶遂为第一铭。”
明代的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如此品评:“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烟火气耳。”可见白茶品种之优异。正因如此,白茶声名远播至海外,英国《佳营养学》杂志就曾撰文介绍,由于白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比绿茶保留了更多的茶叶营养成分,在英国,喝白茶已经成了一种时尚。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政和、福鼎、松溪、建阳等地,尤以福鼎、政和所产为上品。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以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政和县则是在1880年选育繁殖出了政和大白茶品种。因其成品全身披满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挺直如针,熠熠生辉,故取此雅名。在茗茶史上,它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称。
品茶名家王郁凤先生曾点评《红楼梦》中的名茶“老君眉”,布满银毫、针长如眉,应为“出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用老君眉茶树的嫩芽而制成的银针白毫茶”。这个命题虽至今还存在争议,可笔者却忍不住暗自思量,若是佳茗如佳人,要寻得一位能神似这款茶之珍品白毫银针的女子,恐怕也只有那个飘飘若仙的清雅女子妙玉了吧?
于容貌,它的仙风道骨,岂不正应了她的冰肌玉骨;于神韵,它的秀外慧中,岂不正应了她的卓尔不群;于性情,它的败火解毒,岂不正应了她的心如止水。正如妙玉一般,那点不惹人间烟火的气质,也正是其超凡脱俗之处。带着这种征服我们心灵的魅力,古老而年轻的白毫银针,成为现代人的时尚新宠。
关于“茶中仙”白毫银针,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已流传了千年。很久以前,有一年,福建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病患无数。要救众乡亲,必须到洞宫山上一口龙井旁摘得仙草来,惟有草汁能治百病。许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动身去寻找仙草,但都神秘地一去不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大哥名志刚,二哥叫志诚,三妹叫志玉。三人商定先由大哥去找仙草,如不见人回,再由二哥去找,假如也失利了,则由三妹继续寻找。
这一天,大哥志刚临行前拿出了祖传的鸳鸯剑,对弟弟妹妹说:“如果发现剑上生锈,便是大哥不在人世了。”大哥出发了,跋山涉水36天,终于来到洞宫山下,这时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出现了,问:“你是上山来采仙草的吗?”志刚答是,老人告诉他,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可上山时只能向前千万不能回头,否则就采不到了。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身后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喊。他不予理睬,一心向前。可是,在一个危险的转角处,他忽然听到耳边一声大吼:“你敢往上闯?”他大惊失色,刚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一块新的石头。
在家中,志诚兄妹发现剑已生锈,心知大哥已不在人世了。于是志诚拿出铁簇箭对志玉说,我也去采仙草,如果发现箭簇生锈,你就要代替两位哥哥完成我们未完的使命。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志诚也来到了洞宫山下,同样遇见了白发老人,同样听取了上山时千万不能回头的忠告。上了乱石岗,当他苦苦攀登到半山腰时,忽听身后志刚的声音在大喊:“志诚弟,快来救我!”他忍不住回头去看,结果也成了一块巨石。
妹妹志玉在家中发现箭簇生锈,知道找仙草的重任已落在自己肩上。在山脚下,白发老人不仅给了她忠告,还送给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背着弓箭继续前行。乱石岗上,危机四伏,鬼声四起,她急中生智用糍粑牢牢堵住耳朵,誓不回头,一鼓作气来到了龙井旁,射死看守仙草的黑龙,千辛万苦地摘取了仙草。志玉回乡之后,没有独占这来之不易的仙草,而是将种子撒遍山坡,帮助乡亲躲过了瘟疫之灾。
这传说中的仙草,便是茶树的种子。
从此,这一带的人们年年采摘茶树芽叶,晾晒收藏,广为流传,才有了这款能够留香唇齿、更能治病救人的“白毫银针”。
在品质上,白毫银针外形肥壮,茶芽满披白毫,色泽银亮。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浅杏黄而晶亮,滋味鲜爽微甜,浓而不腻。根据不同产区,白毫银针的特征和制作工艺也略有不同。
在福鼎产区,是当茶树新芽抽出时,即采下肥壮单芽,芽头肥嫩,茸毛疏松,呈银白色,滋味清鲜,在清明前采制,身骨重实。福鼎产的银针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肥芽制造而成的。
在政和产区,是当新梢达一芽二叶后将嫩梢采下,放置于室内干燥处“抽针”。芽壮毫显,呈银灰色,滋味浓厚。通常在清明后采制,芽头扁瘪,身骨轻虚,茸毛伏贴,色带灰白。也可采下一芽一二叶,在室内抽针。不过,白毫银针的制作还是有殊途同归之处,如采摘时以晴天、北风天为好,要求不采病芽、虫伤芽、紫色芽、细瘦芽、开心芽、空心芽和弯曲芽,长到一芽三四叶时也不宜用来制作银针等。
鲜叶摘取后,茶芽需薄摊于水筛或萎凋帘内,放置于阳光下暴晒一天,达八九成干时,剔除展开的青色芽叶,再用烘笼文火烘焙至足干,即可贮藏。烘焙时,烘心盘上垫衬一层白纸,以防火温灼伤茶芽,使成茶毫色银亮。烘焙时必须严格控制火温,如温度过高,又摊得过厚,茶芽红变,香气便不正了。温度过低,毫色转黑,品质则会劣变。若火候过度,毫色发黄,也有损于品质。白茶采用日光萎凋,常受气候影响。若遇高温闷热天气,在强光下暴晒一天,只能达六七成干,继续移入自然萎凋,到次日上午,再晒到九成干,后用文火烘干。
这种不炒不揉的制法,能够使茶芽自然缓慢地变化,从而形成白茶独特的原汁原味,也让白茶的冲泡成了一门富有情趣的艺术。
为便于观赏,茶具通常以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为佳,便于从各个角度,将杯中茶的形与色、变幻和姿态尽收眼底。一眼望去,白毫银针外形似银针落盘,如松针铺地。将2克茶置于玻璃杯中,加入70摄氏度的开水少许,浸润10秒钟左右,随即用90度以上的开水,以高冲法向同一方向冲入。静置3分钟后,这杯色香味俱全的茶中之佳酿就新鲜出炉了。银针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那一番“满盏浮茶乳”的清香妙境,令人心旷神怡。由于未经揉捻,内里蕴藏着的茶汁通常较难浸出,汤色和口味都是那么清明淡薄,却历时而弥浓,恰有仙人的豁达不俗之感。
在茶性上,白毫银针寒而凉,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降肺火”之功效,于内于外,都正是夏日燥热之际的首选饮品。故此在产地,白毫银针茶也传承了“仙草”的一脉传说,被引为治疗热症的灵丹,在华北地区还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一味良药。
早在1891年,白毫银针就开始外销,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1917年后受欧战影响,销路阻滞,一落千丈。近些来,银针年产也仅在几百公斤至一千公斤之间,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白毫银针主销港澳地区以及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在欧洲,泡饮红茶时,有时会在杯中添加若干银针,以示名贵。
和传统绿茶相比,白茶由于珍稀,其保健美容的效果也鲜为人知。研究表明,茶类护肤品的功效与茶叶的制作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制茶过程越简单、步骤越少,茶多酚的含量就越高。红茶为发酵茶,制茶程序多,保留下来的多酚则少。绿茶的多酚含量相对要高一些。而白茶的制作完全没有经过加,只是单纯晒干,被留下来的茶多酚自然也更加完整了。因此,白茶的抗氧化能力是第一流的。它的这种美容价值,已经被国际领先的化妆品厂商发现了。
美国著名的天然护肤品牌品木宣言(ORIGINS)的明星产品就是以“白毫银针”萃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冠名以“白茶”系列的精华露、净肤水、按摩霜,备受消费者青睐而风靡全球。随后,韩国的许多护肤品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白茶成分。当然,要提炼出这些有效成分,需要高超的工艺,同时也意味着高昂的原料成本。这飘逸脱俗的茶中之仙,固然可以帮你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却并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啊。
"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中国珍稀茶类——白毫银针(精华)
下一篇:福鼎白毫银针发展简介与发展思路
凌涛白毫银针白茶是广西凌云绿涛白毫茶加工厂用凌云白毫茶为...
福鼎白毫银针〈简称福鼎银针)是白茶类针型茶的传统工艺名茶...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闽中,闽中白茶世界为第一 。 1白...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白毫银针简介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属 白茶 类。素有茶...
一泡精品白毫银针的成茶之路
与 福鼎 老茶人聊茶,他们聊到 白毫银针 ,最初的印象便是出口...
白毫银针的功效与作用
白毫银针 ,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的采摘与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 的采摘 制作 工艺 简介 白毫银针为我国 白茶 中的珍品...
如何辨别白毫银针茶的真假
素有美女之王的 白毫银针 茶叶,其属于 白茶 类的一种。主要生...
白毫银针都有那些种类
白毫银针 ,简称银针或者白毫,属于 白茶 茶品,产于福建地区...
白毫银针的历史与传说故事
白毫银针 的发展 历史 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 福鼎 用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