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人和 白茶待兴——政和白茶寻访记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闽北政和,千年之前因茶得名,拥有一部关于茶叶的清香史。宋代,政和白茶白毫银针是北苑贡茶极品,甚至被制作成“龙团凤饼”,成为当时的顶级茶叶;宋政和五年,关隶县直接进贡茶叶,宋微宗品后“龙颜大悦”,将其年号“政和”赐为县名。

行走在政和的山水村寨间,无人不称颂政和的美丽。

政和之美,美在那一座座气韵流长、写满诗情画意的廊桥,人们把千年的情愫与信仰都安放于此;

政和之美,美在那如玉剑入土、碧花飞天的丛丛竹海,让人游离于光影与幻境交缠之中;

政和之美,美在那像丝缕玉带缠绕山间的茶树丛林,不沾凡尘,让天边淡薄的雾气不忍遮蔽,空中骄阳也收敛了烈光,轻柔拂照;

政和之美,美在雨后架于蓝天黛山问的彩虹,与那傍晚斜斜映照在山林间的第一道霞光;

政和之美,美在那层层叠叠、如链似带的梯田,和那像世外桃源股活静悠远的小村寨。

念山梯田:满山尽带黄金甲

念山梯田是此次摄影采风活动的第一站。我们从政和出发,大约半小时左右,车窗外的景色开始被连绵的竹海、成片依山而建的梯田所取代。念山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海拔300米的星溪河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梯级而上,梯田最高处海拔1100米,垂直高度800米。在绕过几个弯度极小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一处竹林前下车开始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念山如诗如画般的美景终于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秋雨带来的雾气从山那边飘过来,如薄纱般轻轻地落在梯田上。即将成熟的稻穗“笑弯了腰”,模糊了原本清晰的梯田线条,却也给梯田着上了一层油画般质感的金色。

相传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秋,黄巢起义军来到这里,修筑防御工事迎战唐朝招讨使张谨,指挥千军万马击溃唐官兵。后来人们在黄巢的防御工事垦复种上粮食作物,由此诞生了大气磅礴的念山梯田。念山梯田大都属单丘梯田,梯田宽大多在1.5米至2米,和云阳、龙脊等梯田相比显得更为“袖珍”,当地村民这样形容:“一跃过三丘,一牛躺一丘”,就是说,人一跃可以跨过三丘田,一头牛躺下就占了一丘田,足见这里的田有多小。

东源茶场:绿带嵌满山

车不断地盘旋而上,阳光充足,点亮了葱茏的山岗与油绿的茶园。满山遍野的茶陇,一条条,一脉脉,纵横交错像是修剪精致的青色巨毯,起起伏伏地覆盖了整个杨源乡的山问。

下车步行至东源茶场要经过一排的丹桂树,此时正是开花时节,一簇簇金灿灿的花朵在绿叶间若隐若现。这一路走过,我们身上都沾染了淡淡的桂花香,和着山间清新的空气,犹如一汪泉水洗刷了身心的疲累。一不留神被摄影师们落在后面,等走到山脚,抬头已见山顶人头攒动,摄影师们已经开始创作了。仰望山头,地势很高,随着海拔的逐渐增高,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一畦一畦的茶树陆续跳进了我们的视野。

站在这座茶山的顶端,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叠翠的山峦。远远望去,周围都是高高低低的茶山,条状交叠的茶树顺着山的轮廓分布,就像形态各异的线条,有的弯曲如波浪,有的笔直如线条,远近高低的群山气势磅礴,成群成片的茶树美丽壮观。脚下是黄绿色成片的梯田,把路边的几间木屋都映成了黄色。

这一切美景感觉忽近忽远,有些不真实,倒是眼前一株株排列成行的茶树,伸手可触及,散发着草木芳香,感觉亲切实在。采茶工动作娴熟,左右手同时开工,折了芽叶,顺手抛进挂在身上的网袋,尚未采收的茶树顶端冒着一片绿芽,采茶工的倩影拂过,嫩芽已不见了。这片茶园面积很大,如果手工采茶,可是要费相当的时日,茶叶的生长不等人,嫩芽过几天就太老了,所以采茶工们练就了一身的速采功夫。有的摄影师完成了拍摄,想学着采茶工的手法采些茶叶,可惜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学起来并不容易,动作笨拙他们惹得旁人一阵哄笑。笑声在山间荡开,抖落了满树的馨香。

铁山隆合:但留凡间一叶香

位于铁山镇东干村的隆合茶厂绝对是政和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座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门楼掩映在翠竹苍松之间,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古朴大气。门楼的左侧有一小块茶园,栽种的是政和大白茶,一棵苍劲挺拔的迎客松在茶园边上热情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右侧的山坡上高大挺拔的苦楮和梧桐如情侣相依相偎,被称之为“爱情树”。门楼朝外的一面墙砖很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政和县城砖”字样,有的还有工匠的名字。那是杨丰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从政和民间收集来的古城砖,他挑选出其中印有字样的垒砌起来,亲手抚摸它们,瞬间有穿越时空之感。

走进门楼,迎面是个四合院格局的现代化厂房,约有1800多平方米,庭院里用青砖砌成的中式拱门、用鹅卵石砌成的圆形水塘,传统的石臼、石磨散落其间,紫红色的鸡冠花开得正艳。杨丰领着我们走过一条观景长廊,一座纯木制建筑便是隆合的日光萎凋房,它完全仿造政和廊桥的形制,分上下两层,全长75米,可供万斤鲜叶同时进行日光萎凋作业。杨丰推开廊桥一侧的木制门窗,夕阳便透射进长廊,茶青静静地躺在竹筛上,享受着纯天然的日光浴。

隆合茶业还有一座民俗馆——“崇德堂”,完全仿制传统的政和民居,天井和前厅可以举办各种大型的品茗活动,内堂是一家大品茗室,可容纳几十人同时品茗,一侧的展示柜上有好多封存完好、产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国营茶厂的茶叶样品。两侧的房间则陈列着杨丰多年来精心收藏的不同朝代、不同窑口的茶器文物。我们品尝了一款隆合2004年的政和白茶,杨丰整整煮了三壶水,茶汤依旧醇厚、回甘清甜。

锦屏:藏在深闺待人识

到达锦屏村已是入夜时分,载着我们的中巴车在村部门口不大的空地上停下,下车后,我们被三三两两地分配到几户农家人住。山里的夜幕显得格外深沉,农户家模糊的灯光依稀照出一条小溪穿过山村的模样。房东领着我们在村里随意转转,他说平日村里的人不多,大多出门打工了,最近村里的重要产业之一的锥栗快成熟了,各家才有人特意回来收锥栗。3米左右的村道两旁还有两三家店铺亮着灯,我们搬了张桌子就摆在路中间,磕着花生瓜子,在灿烂的星空下小酌几杯,体会一种只有在这样原生态的山村里才有的静谧和惬意。

尽管已经对锦屏村有了些许印象,但第二天起床走出农家,乡村画卷般的美景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高大的土墙、纯木制的屋舍虽有些老旧,却也透露出这个村庄历史的久远,袅袅的炊烟如薄纱般笼罩在屋舍上空,晨曦穿透山林照射在村间小路上,清澈见底的小溪里鱼儿成群,清新的空气似乎是从山的那一边扑面而来……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在这里和谐相处,让人不忍惊扰。

锦屏,过去称遂应场,村庄对面的南屏山有30。多亩的原始森林,从未有人踏足,那里春夏繁花似锦,深秋红叶如霞,似孔雀开屏,村庄在解放后更名为“锦屏”。村里有句古谚语说:“遂应场,两件宝,地下掘白银,山上采仙岩”。“地下掘白银”说的是锦屏村自1162年开始开采银矿,1164年由官府督办开采,历经宋元明三朝共300多年的挖掘。

如今留下来的古银洞里巷道纵横交错,宛如迷宫。当地村民举着手电带我们进入银洞,洞内大的地方可容纳数百人,小的须匍匐方能进入。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洞相通,洞内的岩壁上有不少被熏黑的痕迹。村民说采银就是顺着岩壁上的银线走,才能找到银矿。当时的采银工先用柴火、木炭熏烧岩壁,再用水泼。热胀冷缩,富含银矿的矿石便会崩裂、剥落;

“山上采仙岩”指的则是著名的仙岩茶。锦屏境内崇山环抱,高山区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风日之宜,雨露之润,叶质柔嫩,内含有效物质丰富,尤其香气出奇。仙岩茶多生长于岩层石隙之中,锦屏产茶始于何时,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但据民间传说自银矿开采后,有外地客商到锦屏,发现村外一座岩山上到处生长着野生茶树,于是指点村民采摘制作,很快茶叶便成为锦屏的特产。后来商人不知去向,村民们以为是受到仙人的指点,才能得到如此好的茶叶,便将产茶之山称为仙岩山,所产之茶便是仙岩茶。到了清同治年间,锦屏的村民将这种野生小种茶制作成“仙岩工夫”红茶,也叫遂应红茶,也就是今天政和工夫的前身。遂应红茶秀长挺拨,紧结圆润,有一股兰花之香扑鼻而来,品质特佳,运到福州的茶行备受青睐,售价高。据闻,福州茶行每年要等遂应红茶上市后才开市、定价。从此锦屏成为红茶的生产中心,据有关资料记载,到了民国20年前后,锦屏茶叶创办茶叶加工厂16家,其中“上德春”、“万春生”、“瑞先春”等茶号名噪一时,年出产红茶万余箱(每箱25公斤),产品销往香港、东南亚等地。过去,闽北交通闭塞,但地处闽北、闽东、浙南交界处的锦屏却有数条官道穿境而过,成为当时最为繁荣的茶叶集散地。

在县茶叶局张义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去寻找传说中的野生茶树。车往南屏山方向前行,路过两个自然村,就到了大林洞村,这里和浙江省庆元县仅一山之隔,村口矗立着三棵高达二三十米的杉树,当地人说这是大林洞村的风水树。村子被原始森林所包围,林木物种丰富,但我们还是很快就在村口两旁的山坡上看到了一丛丛的野生茶树。虽然已经见多了各类野生茶树,但这里茶树“野”的状态还是让我们有些意外,几乎每一棵茶树都超过3米,枝叶肆意生长,间杂着茶花茶籽,完全没有修剪的痕迹,原本东一丛、西一丛的茶树渐渐地连成一片,有些茶树问需要弯腰才能穿过。由于这些茶树都属灌木类,即使有近百年的树龄,主干也并不粗壮,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苔藓和一些蕨类植物。随手采一颗茶芽放嘴里细细咀嚼,虽已是夏暑茶,苦涩之后却仍有一丝清甜留在喉间。

在如今茶界追求“老丛”、“老树”、“野生”的时代,这些在完全生态的环境下自然生长的茶树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张主任说,锦屏全村有野生茶树约1000亩,可以年产6000斤。

我们从大林洞村出来,嘴里还回味着清甜的茶芽,就被张主任中途叫下车——政和大白茶母树到了。真不敢相信眼前这株约五六米高的大树就是大名鼎鼎的政和大白茶的母树,它斜斜地依靠在山路一旁,树冠成荫,叶片比巴掌还大,主干并不突出,呈丛生状。张主任介绍说,当地村民发现用这棵茶树制作的茶叶品质很好,和当地小种茶又有所区别,就用“茶树压条法”进行无性培育。建国后,福建省农业厅在政和县建立了大面积的政和大白茶良种繁殖场,采用短穗扦插法繁育政和大白茶苗2亿多株,种植区域已扩展到贵州、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省及福建省的其它县市,1972年政和大白茶被定为中国茶树良种。

古廊桥:被安放千年的信仰

随处可见的廊桥,成为政和山区的一大旅游景点,而在这古老的廊桥中还蕴藏着许多政和人民特有的廊桥茶文化。在古廊桥上,几乎无处不“联”,而茶联又是占了很大的成分。旧时,在政和廊桥上施茶十分普遍,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与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在过去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在沿途的廊桥上,老人妇孺自发免费为路人施茶。茶叶来自当地的田坎茶和荒山野茶,这些茶虽然粗糙,但显乡野真味,赶路和劳作的人喝过之后都觉得如逢甘露,神清气爽。这些茶联是对那些施茶人的赞美和感恩,表达了古人们质朴而丰富的情感。

我们摄影采风团第一站来到外屯乡洋后廊桥,该桥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为木拱廊桥,全长34米,面宽5米,该桥保存完好,结构精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桥的楹柱便见到这样一幅茶联:“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味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这幅廊桥联对仗工整且雅俗共赏,颇有民歌味道,读后令人消疲解乏。茶联是廊桥上的缀饰,也给当时人们劳作间歇的短暂时光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从古至今,茶便是为民解渴解忧之物,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到了政和县杨源乡坂头村,一眼便能望见村头横卧于蟠溪之上的一座石拱木构廊桥,当地人称之为花桥。所谓花桥,是民间对廊桥的一种称呼。据史料记载,坂头花桥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914年照旧重修,花桥桥长38米,桥面宽8米,桥上为6排柱(6排柱结构在福建众多的廊桥中并不多见),远观俨然如琼楼玉宇一般,蔚为壮观。

坂头花桥不仅结构独特,而且内部装饰也别具一格,廊道上方一连5个藻井,其中正中一个为五层镂花斗拱莲花藻井,廊内的96幅壁画可谓丰富多彩,美轮美奂,难怪不少到过坂头花桥的人都赞叹说花桥是一条包罗万象的书画艺术长廊。除此之外,廊屋内部设有神龛,装饰甚为华丽。见此气派的廊桥,同行的摄影师们纷纷四处选点取景,要把这廊桥的壮丽定格在各自的镜头中。

参观坂头花桥时,遇见很多当地居民,他们对这座廊桥的历史如数家珍,就像在聊一位亲近的朋友。老人们在此处纳凉聊天,渴了便拿出自己刚晒的新茶与人分享,孩童们则在一旁嬉戏玩乐,或许他们在桥上来回追逐了无数趟,却不感乏味,廊桥就像他们的玩伴,亲切而充满趣味。

岭腰乡的后山廊桥则是典型的木拱廊桥,东西走向,全长41.50米,有廊屋15间。廊桥始建于明朝,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重建。清澈的乐溪河水安然地向北流往浙江庆元,溪水的两岸都是田地和民居,后山桥凌空架设在溪流之上,至今仍是两岸居民来往的重要通道。廊桥内设有神龛,每一根梁柱上则用毛笔撰写着各个时期善男信女们的乐捐和祈福,很多墨迹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黯淡了。廊桥楹柱上同样有茶联一幅,写得很含蓄:

“无价风光易得,有情茶味难寻。”

接下去在政和采风的沿途中,我们还时不时都能看到形态各异的廊桥矗立在山野河溪之上,成为青山绿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廊桥虽静立着,却富有生命,无论是古时从此处飘出的茶香,还是现今弥散出的香火,廊桥都深刻地融进了当地人的生活中,他们于廊桥处感受着人情的馨香,重振旗鼓走向目的地;他们于廊桥处安放信仰,求得一生顺利与安乐。

洞宫村:我们循茶香而来

我们乘车前往洞宫村采风摄影,沿途风光迤逦,每隔一段便能看见小青瓦、黄土墙的自然村掩映于青山绿树中,像世外桃源般恬静悠远。洞宫村便也是这样精致的小村落。

古朴的洞宫村民居连成一片,狭长的巷道四通八达,仿若一个小迷宫。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巷道很窄,大约只有一米宽点,还有一半是排水沟,所以走在巷道上,只能前后行走,不能并排而行。旁边的土墙显得很高,这些土墙大多已经历了百年风雨,斑驳沧桑,但看起来很厚重,尤其是檐墙,两边低中间高,覆盖着黑瓦,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有层峦叠嶂般的气势,又不失江南水乡的韵味。

房屋内部全是木质结构,稍微显得有些破旧,但大多都有人住,还是很有生机的。一户人家见着我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喝茶。走进他们家的大门,里面便是宽敞的院落,石块与泥土铺就的地板因年久与阴凉覆上了些许青苔,空气中带着湿润和清爽。茶桌,就摆在院落一侧,主人把品茗杯、闻香杯、盖碗、茶海等烫洗好,拿出茶叶罐,从罐里抓出一把绿茶放进盖碗里,听主人介绍,这是他们自己新制的茶,当地的村民到了茶树吐芽时,都会上山摘点茶青自己晒制绿茶。茶汤已出,鲜绿清亮,入口柔顺,生涩回甘,夏日喝来真如久旱逢甘露,顿生清爽凉意。

喝过这村寨里的茶,我们仍觉得不过瘾,领队的人马上会意,带我们到村子不远处的一处茶山逛逛。摄影师向来眼尖,未见茶山,便看到一栋大石块垒成的建筑孤零零地立在乡野中。这栋石楼四四方方,看上去有两层,就像一座精简过的小城堡,在看过土木结构的村庄后,这石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领队告诉我们,这座建筑原来是一间学校,因为偏远学校搬迁了,这里便改成了制茶工坊。刚进门,我们便闻到一阵茶香,左边隔出来的小屋里有机器运作的声响,懂茶的人一看便知那正在烘焙茶叶,只有焙茶的时候才有如此浓郁的香气。旁边还有一团炭灰和竹篓,看来先前的一批茶是用炭火焙制的。

茶厂的主人姓孙,他制作的是小种红茶,工艺和口感接近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这让我们都心生疑问,当地有名的红茶是政和工夫,为什么生产效仿武夷山的红茶呢?孙老板带我们走到门口,大手一挥,告诉我们周边的山上种的都是菜茶,从上世纪70年代存在至今,平时无人照料,顺其生长,品种等级与武夷山制作正山小种的原料一样,因为地处政和,所以笼统称其为“小种红茶”。我们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无论平地、山腰和山顶,只要是平缓的空地种的都是茶树,一畦畦的并不规整,间或穿插着高大的柳杉,生态环境很好。孙老板还说,他是不愁茶青的,到了采摘时节,附近的村民就会上山采了茶青卖到他这里,他是照单全收。这周围的茶青品质都很好,制成的茶也好,他也收得乐意。

临了,尝了尝这里的小种红茶,除了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还有这洞宫山里的独特气韵。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白茶 > 政和白茶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