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网 > 金骏眉 > 金骏眉商标 >

金骏眉商标估计过亿,历时5年归属难定

为了帮助大家客观公正的了解本篇所转文章的关于金骏眉商标权的归属问题的观点,金骏眉商标所有权专题栏目编辑专门对金骏眉商标专栏的所有文章做了一些简单的点评。本站立正站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的角度进行点评,如果您对本文“金骏眉商标估计过亿,历时5年归属难定中”我们的点评有任何疑问,请直接通过网站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客观事实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派工作人员深入武夷山调研。坊间普遍流传,工商总局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前给出明确答复。一时间,有关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归属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之争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5年时间,最终惊动了国家工商总局

“武夷山金骏眉是大家的!”电话里,温永胜不容置疑地强调。

温永胜是武夷山市永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是土生土长的桐木关人。据他称,2005年,他和梁骏德、江元勋等人一同参与了武夷山金骏眉的研发,并见证了其后来的突然“爆红”。而和大多数桐木关内的茶农、茶企的态度一样,温永胜始终坚持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并非正山茶业一家所有。这场已持续5年的商标归属权之争,截至昨日依然僵持不下。

要回溯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之争,时间得回到2007年。据有关媒体报道,自2007年开始,武夷山就有不少茶企申请注册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但均遭驳回。

2007年2月26日,桐木茶叶公司向国家商标总局提出注册申请。同年3月9日,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也提出了申请。不过,在2009年6月,商标局先后驳回了这两家公司的申请,理由是:武夷山金骏眉是红茶品种名称,作为商标直接表示了本商品的品种名称和原料特点,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及其原料产生误认。

申请被驳回后,桐木茶企未提出复审。正山茶企则在2009年7月向商标局提出复审,并在2009年12月7日完成复审。2010年2月20日商标局发出注册公告,公告期是三个月。也就在此时,桐木关当地不少茶商坐不住了。

“一开始,是由骏德茶业创始人梁骏德发起,并联合当地十多家茶企,公开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桐木关一家茶企负责人吴先生昨日告诉记者,“而正山茶业则在公司门口贴出一张巨大海报,宣称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已归该公司所有。后来因这举动太过张扬,在压力之下,就撤掉了。”

这场商标归属权之争开始愈演愈烈,最后惊动了国家工商总局。就在今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派遣人员深入武夷山实地调查,并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尽快给出答复。

“关于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武夷山给出答复的时间,坊间一种说法是,6月30日之前。”见证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争夺战的福州众韬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主任杨梅仙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家工商总局并没有明确指出答复日期,‘6月30日’只是一种协定期限,并非强制要求。”

武夷山市工商局的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即使最终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武夷山市政府还是会在近期提交一个“明确意见”。

金骏眉商标估价或高达数亿元,谁都想占有不放手

轰轰烈烈的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争夺战背后,各方的利益之争逐渐浮出水面。

资料显示,武夷山金骏眉诞生于2005年。在其诞生之初,并未有人将其注册该商标。直到两年后,也就是2007年,武夷山金骏眉突然在市场上蹿红,价格从问世初期的500克3600元一路见涨,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更是火爆一时,身价已逾万元,被誉为“茶界神话”。

尽管没有人专门为武夷山金骏眉的品牌价值估过价,但在不少桐木关茶商看来,从当前的市场销售反应来看,武夷山金骏眉的品牌价值,“估计有数亿元”。

据厦门某大型茶企负责人透露,借助武夷山金骏眉的强大品牌号召力,仅2009年,正山茶业销售取得的纯利润,就可能突破亿元。而骏德茶业的红茶生意同样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在全国各地展开代理、加盟,其取得的利润也是令众多茶企望尘莫及。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告诉本报记者,眼下,武夷山金骏眉已形成了较稳定的市场规模,如果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归属于个别企业,很可能会造成垄断,其他茶企就不能再使用这一商标。

对于众多茶企的顾虑,正山茶企相关人士代先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会把武夷山金骏眉当作集体商标来使用,比如授权给协会组织,成立武夷山金骏眉茶叶协会之类的,把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作为武夷山公共资源,让武夷山桐木村的茶企、茶农能够无偿使用。”

但骏德茶业在厦门的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这很可能是正山茶业的“缓兵之计”,试问:如果正山茶业真的将武夷山金骏眉商标抢到手,到时候他再以种种借口耍赖也是可以想象的?

截至昨天发稿时,温永胜和骏德茶业相关人士均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当地十多家茶企的共同想法是:要么使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归桐木红茶协会所有;要么由正山茶业牵头注册,但注册时,必须要将桐木关其余茶企一并写入,并共同管理。

评:骏德茶业茶叶的代理商说的没错,如果正山茶叶真的将金骏眉商标强盗手,早晚就会垄断的。要不然为什么非要抢到手,把金骏眉说成是自己家的呢,因为如果金骏眉商标是自己家的,自己有就任意处置的权利了。即使其声明可以和大家共享,但是它如果想实现垄断,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的,即使大家签署了协议也没用,比如它可以将已经抢到金骏眉商标所有权的这家公司想办法申请注销,注销前呢可以将金骏眉商标低价卖给自己新注册的公司嘛?既然金骏眉商标是自己的,那就有太多的办法可以垄断了。如果靠一家企业自律,太困难了。只要金骏眉商标抢到手,只要大家疲惫了降低了关注度的时候,其就会利用各种方法达到垄断的事实的。

其实笔者认为一家垄断和十几家垄断只是数量的区别,既然金骏眉是大家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应该让所有的武夷山茶企茶农都有机会用金骏眉的商标,而不应仅限于桐木村的十几家公司。因为金骏眉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武夷山芽尖类红茶的代名词了,只是金骏眉的风头正盛,以至于成为了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的总称了。再者,桐木的所有原料加起来每年也就能生产几千金真正意义的金骏眉茶叶,即使所有的茶叶都给一家公司做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事实上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包括武夷山正山茶业在内,真正在市面上销售的金骏眉,真正又能有多少桐木的茶青呢?恐怕,真正的金骏眉都给了重要的客户喝了吧,普通老百姓能买到的金骏眉估计已经都是外山的茶青做的金骏眉了。想一想桐木村有多少茶企茶农,谁手里没有几个重要的客户,有几家茶企茶农不自己做一些金骏眉呢,武夷山正山茶业每年又能收到多少真正桐木的金骏眉原料呢?如果申请金骏眉商标的企业,所卖的金骏眉都已经不是申请金骏眉商标中所说的的金骏眉了,还有讨论金骏眉商标的归属的必要了吗?

事实上市面上流通的金骏眉茶叶,基本都是桐木以外的茶青做的了,即使有一点点桐木茶青,也应该只是拼配去一点而已。国家工商总局和武夷山市政府应该借助这次金骏眉商标的争议,重新定义金骏眉的含义,将所有采用武夷山境内的茶青,并严格按照金骏眉工艺制作的合乎标准的茶叶都可以称之为金骏眉。当然这个标准应该有政府牵头,武夷山茶叶协会制定,定期对符合生产金骏眉并使用金骏眉商标的企业进行检查和授权。

若无法注册商标可能有两个结果

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归属纷争历时已久,至今未决,可见其棘手程度。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武夷山金骏眉”三个字最终无法成为商标,它可能有以下两个结果。

其一是注册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谓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而证明商标则只有在特定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使用。眼下,西湖龙井、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等等,都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另一种结果是注册为通用名称。通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或本行业中约定俗成的名称,包括全称、简称、缩写等。武夷山金骏眉产自桐木关,是采自桐木关产区的茶芽,并采用特定的正山小种工艺加工而成,也符合注册成为通用名称的条件。

不过,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看来,即便武夷山金骏眉注册成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通用名称,但对于其市场的规范未必会起到有效作用,“商标是一家企业持有,在开拓市场、规范市场等方面自然会更用心用力对待,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通用名称后,使用的人多了,难免‘合力’困难,在市场规范方面很可能会力不从心。”

商标争夺形成三方阵营

两方对峙一方“看戏”

武夷山金骏眉的商标归属之争,让桐木关的茶商、茶农分成了三大阵营。其中,正山堂作为率先发布注册公告的企业,为正方。而由骏德茶业等联合组成的十几家当地茶企,被称为反方。此外还有一方则保持“中立”。

正方

武夷山金骏眉应属正山堂

天识营销策划(福建)总经理许孙鑫撰文表态,“武夷山金骏眉”商标应归正山茶业。在许孙鑫看来,“武夷山金骏眉”不是一种红茶品种。在正山茶业生产“武夷山金骏眉”之前,中国的任何有关植物的书籍和武夷山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这种“武夷山金骏眉”茶叶品种的存在。

另外,有关武夷山金骏眉属“集体智慧”之说是概念错误。其一,尽管目前其他个别茶企也在制售所谓的“武夷山金骏眉”,但在已出版的《中国名茶———元正武夷山金骏眉》一书中明确地记录了正山茶业制作的“武夷山金骏眉”的工艺标准具有独创性;其二,所谓的《骏眉令》并不能充当“武夷山金骏眉”的商标注册建议书,也并非是对“武夷山金骏眉”产品的市场推广;其三,制作武夷山金骏眉的茶叶本身是在正山茶业公司生产的,这些师傅当时都是正山茶业的员工,应当是正山茶业公司员工的结晶。

反方

武夷山金骏眉是“集体智慧”

包括桐木关永胜茶业、骏德茶业等在内的茶企负责人表示,武夷山金骏眉应属“集体智慧”。首先,制作武夷山金骏眉的想法源于客户。2005年,来自于北京的两位客人张孟江和阎翼峰在桐木村要求用芽头来制作最高级别的正山小种红茶,该提议促使了武夷山金骏眉的诞生。而且该茶的名称也是由这两位北京客人命名,并撰写《骏眉令》对“骏眉”进行推广。

其次,制作武夷山金骏眉的原料源于正山小种。武夷山金骏眉红茶制作第一泡的原料用的是桐木村集体茶山的正山小种鲜芽;银骏眉采用的是正山小种一芽一叶。故其原料并不是某个企业或机构新培育的新品种。另外,武夷山金骏眉的口碑是桐木村众茶企共同努力推广的结果。

中立方

“两方相争我们获利”

“我们来自桐木关,但重点并非做武夷山金骏眉,而是做正山小种和大红袍等。因此,武夷山金骏眉的商标归谁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在厦门开了几家茶叶品牌连锁店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最近‘武夷山金骏眉热’开始衰退,与此同时红茶市场也开始有所回落,但借着当前的武夷山金骏眉商标之争,或许可以重新炒热红茶市场。

事实上市面上流通的金骏眉茶叶,基本都是桐木以外的茶青做的了,即使有一点点桐木茶青,也应该只是拼配去一点而已。国家工商总局和武夷山市政府应该借助这次金骏眉商标的争议,重新定义金骏眉的含义,将所有采用武夷山境内的茶青,并严格按照金骏眉工艺制作的合乎标准的茶叶都可以称之为金骏眉。当然这个标准应该有政府牵头,武夷山茶叶协会制定,定期对符合生产金骏眉并使用金骏眉商标的企业进行检查和授权。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