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多年的岩茶热,在很大程度上,“热”的是正岩茶(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三坑两涧”茶),“热”的是肉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茶客们像追星一样热烈追捧的“牛肉”,“牛栏坑+肉桂”这一“至尊组合”几乎成了好“肉”者们心目中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然而,除正岩肉桂以外的茶,热度就弱了许多,价格上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甚至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即前者是“产量小,需求大,价格高”,后者是“产量大,需求小,价格低”。无疑,这导致了市场的无序。
“高贵”的正岩茶
正岩、半岩和洲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武夷岩茶品质的差异。
正岩茶,指产于武夷山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的岩茶,主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九龙窠、水帘洞、三仰峰等等。其中,又以“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最为典型。这一区域,多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清泉细流,夏季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抵挡冷风,气温变化小。同时,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酸度适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孕育了“香清甘活”的岩韵。
半岩茶指产于核心景区之外的岩茶,如星村、企山一带。洲茶则指的是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沙洲地及公路两边的茶。
因此,得天独厚的环境注定了正岩茶天生的尊贵血统,加之产量有限,价格自然高昂。而且,同是产自正岩的茶,因山场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茶客追逐“山场”早巳蔚然成风。譬如,武夷山某知名茶企推出了“山场说”系列茶品,共有24个著名的山场。当然,最高大上的还是“牛肉”,每斤价格近2万元。
此外,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注意到,展会现场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以“牛肉”为代表的正岩茶。几乎每家参展的岩茶企业都声称有最正宗的“牛肉”,更有茶企打出“首家专做牛栏坑茶叶品牌”的宣传口号,价格从1000-10000多元/斤不等。
消费者对“牛肉”的热捧,使得它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据天心岩茶村一村民透露,今年“牛肉”茶青单价为500多元/斤,以四斤鲜叶制得一斤干茶计算,加之全程手工采摘、制作等,毛茶成本都要在5000多元/斤。值得一提的是,到茶季时,为防止有人盗采“牛肉”茶青,有村民甚至轮班看守茶园,足见“牛肉”有多“金贵”。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半岩茶,半岩茶的价格每斤多不超过千元。即便是时下正“当红”的肉桂,也是如此。以黄村所产的肉桂为例,售价大约在700元/斤左右,不到“牛肉”价格的1/10。武夷山当地一个范姓茶农说,尽管半岩茶的山场气息不如正岩,但性价比很高,“二三百元(一斤,下同)的茶就蛮好了,五六百元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至于洲茶,价格则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卖十几二十元也没人要,连人工成本都不够”。
无“肉”不欢
按照岩茶新“国标”(GB/T18745-2006)的描述,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种。但是,从目前茶市的现状来看,除以“老枞水仙”为代表的水仙从中“分得一杯羹”之外,几乎是肉桂的天下。
肉桂,最初是慧苑坑的一个名枞,属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它以辛锐持久、具强烈刺激感的香气和醇厚回甘的滋味而著称。随着岩茶“山场风”的盛行,肉桂被茶客们冠以各种山场之名,如“牛肉”、“马肉”等。
茶农、茶商、茶客们也是无“肉”不欢,不少人都梦寐以求着能亲赴一场“全肉宴”,武夷山茶圈里甚至流行这样的段子:“厂里没有箱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制茶人;店里没有斤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卖茶人;家中没有三两‘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爱茶人;身上没有泡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斗茶人。”
于是,渐渐地,“五大名枞”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奇种成为了“偶尔换换口味”的茶品,大红袍则被视作除肉桂、水仙外的岩茶“大杂烩”。
记者在本届茶博会上了解到,肉桂、水仙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摆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多是商家的主打品种、高端茶品种,而大红袍则扮演着“大路货”、“大宗茶”的角色,价格多在100多元~500多元/斤之间,铁罗汉、水金龟等名枞及雀舌、石乳等花名并不多见,且乏人问津。据现场一位参展的销售代表反映,“肉桂、水仙,名气就摆在那里,不用我们作任何介绍,有兴趣的客人就会主动来试喝询价,而且利润空间也比较大。大红袍,属于中低端产品,利润比较薄,主要靠走量。而其它的品种,即便是名枞,普通消费者也不一定都知道,花名就更没什么人知道了。要介绍起来,就比较费一番口舌。”
茶博会是茶市的风向标,这一现状也同样在茶市上表现地十分突出。在武夷岩茶的主销区福州,每家有售岩茶的茶庄茶店,肉桂、水仙、大红袍是雷打不动的“铁三角”,价格多是依次递减,“牛肉”则是“镇店之宝”,而茶友们最爱PK的也是各种各样的“肉”。
这般情形,套用时下网络流行语说就是: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茶客们“吃肉”的疯狂了。
大红袍竟为何物?
大红袍之于武夷山,就像龙井之于杭州西湖,铁观音之于安溪,有着600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
作为历史名茶,大红袍原是武夷山当地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武夷岩茶的茶品名,史上因产量稀少,而弥足珍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武夷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及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成功,“大红袍”在产量大大增加的同时,也成为武夷山茶叶的公共品牌之一。然而,公共意味着公有,人人皆可使用,这为乱象提供了滋长的条件。
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大红袍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大红袍既是名枞品种名,也是一种商品名称。那么,大红袍究竟是何物?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奇丹”、“北斗”等声称是“纯种大红袍”的茶,让消费者更加感觉“云深不知处”。
事实上,大红袍从茶名扩大为公共品牌是有原因的。据“国标”起草人之一王顺明透露,武夷山政府最初是以“武夷岩茶”来打造公共品牌的,但是,“因‘武夷岩茶’叫不响,而用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红袍来打造,名气一下子就打开了。”
此举不禁让人联想到安溪铁观音。在安溪,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旦并称安溪“四大当家品种”,而随着铁观音的声名鹊起,其它三个品种渐渐被铁观音的“光芒”所掩盖,久而久之市场份额也逐渐被铁观音所挤占。铁观音几乎成了安溪茶叶的别称。
“纯种大红袍”,这一说法则来源于九龙窠石壁上的6株据称是“母树”的茶树。据多种文献记载,历史上大红袍母树只有三株,并有正副本之分。经科研人员研究表明,其中(如图)的1号、5号株同源,2号、6号株同源。目前,2号株被确认为正本株,其性状优良,品质优,经无性繁殖,后代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好。如今,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种源,系30年前从福建省茶科所引回的2号株大红袍繁育的。至于“奇丹”、“北斗”,研究已证实,“北斗”与大红袍有遗传距离,并非同种同物。“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的遗传组成,民间多认为是大红袍的旧称。但是,“商品大红袍之父”陈德华认为,应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从种源的角度来看,大红袍基本已是正本清源。然而,在消费市场上,大红袍依然让人感到莫哀一是。许多商家都坦言,市面销售的“大红袍”很少是“纯种”的,多由几个品种拼配而成,使得每家店大红袍的风味都各不相同,一千家店就有一千种大红袍,以至于有茶客总结出这样的喝茶经验:武夷岩茶,不是肉桂,就是水仙。两者皆非,即大红袍。因此,随着肉桂、水仙这样个性鲜明的岩茶兴起,商品大红袍已沦为最没个性的岩茶,甚至是中低端岩茶的代表。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茶叶 分类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
窗外的雨不知要什么时候才停,暮霭深沉,已经辨别不出远处山...
5月8日,文化与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仲夏来临,武夷山的茶季已入尾声。尽管青青鲜叶次第变成 绿叶...
从武夷岩茶生长的自然环境来看,武夷山很早以前就存在着基于...
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晒制、蒸制的...
岩茶的采制之日,当地俗称“开山”。开山时间多在立夏前二三...
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