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漓江水的流经,湖南有个很美的别称“潇湘”。这让我想起《红楼梦》,想起黛玉,因为她的“潇湘馆”。潇湘馆里的风景很美,“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很巧的是,“潇湘”湖南里也住着一位孕育着中华茶文化的“潇湘妃子”,她就是古老而美丽的长沙城。从神农大帝农耕文明开始,“潇湘妃子”种下湘茶,精心培育。悠悠湘茶,感受着舜帝道德文明的光辉,回荡着“湘灵鼓瑟”的动人乐章,闪烁着“茶禅一味”的佛光禅韵,浸润着潇湘夜雨的涓涓诗意,包孕着博大深邃的湘茶文化。
长沙有茶山美景,红英绿萼,叠叠逶迤。每年的三四月间,映山红开得正好,鲜红的光彩与郁郁葱葱的茶树交辉相映,花香飘浮在茶香里,是说不出的柔情。曲折狭长的白鹭湖,宛若镶嵌在万顷茶园之间的一面明镜,给茶山生机与灵动;墨绿起伏的茶山,浮现在梦幻般的薄雾里,又平添白鹭湖的妩媚。美丽的浏阳河滋养着茶山,甘甜的山泉浸泡出香醇的茶。山与水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画卷。
长沙的茶乡人家,白屋青庐,重重相间。简洁的农家院舍,隐没于茶乡深处,一缕青烟从院舍徐徐升起,恬静而自然。院舍的前头陈列着簸箕、焙笼等传统的制茶工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制茶历史。在这里,你可以任意走进一户农家,品饮主人用山泉沏泡的头轮新茶,近距离吮吸着湿润清新的茶之灵气。
长沙有佳茗,色泽鲜绿,口感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人这样形容她们:茶,铺在山上,是媚态阳春;泡在水里,是液体翡翠;呷在口中,是温婉江南。
湘城茶旅
三湘大地,人杰地灵,风流文采,山水如诗,情韵若画。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这座千年学府是湘潇茶业的人才宝库,是湘茶最独特而永恒的地域文化优势。
岳阳楼上对君山。君山是湖南茶叶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相传君山最早的茶树种子是由舜帝二妃亲自播种的。
坐在有着“茶道潇湘第一家”美称的怡清源茶室里,品着可口的野针王茶,这野针王茶形似银针,香若龙井,味如碧螺。此时此刻犹如身处世外桃源,口中不觉喃喃着,轻轻的柔柔的茶烟让思绪飘浮在氤氲雾霭之间,为这真实而简单的午后休闲而满足。
夜幕下的湘江边,漫步在潇湘大道上,隔岸是灯火辉煌的长沙城。租一叶扁舟,让艄公划到了江中心靠近橘子洲的地方停歇,关掉船灯,此时只有对岸的灯火和满天的繁星。
橘子洲头无疑是个吹风的好地方,古人所谓的冰阁水榭,想必不及在橘子洲头吹风听浪的感觉,真想像古人所描写的那样“长沟流月去无声,橘花疏影里,吹箫到天明。”逛逛长沙茶市。长沙城中的茶事多,而最热闹最集中的地儿当属长沙茶市了。有一则《长沙茶市记》曾这样描述道: “入其中,更见甲贾云集,生意隆兴。谈着操四海方音,交易乃九州名茗。”
湖南茶叶城是长沙高桥大市场内的十几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之一。湖南茶叶城建成于2000年前后,采用1层半的临时建筑,一是满足当时市场的急需,二是降低铺面的租赁价格。共有230余个门店,主营批发。2006年,共销茶6000吨,交易总额112亿元,其中绿茶占60%,乌龙茶占25%,普洱茶等黑茶占10%,其他占5%。湖南茶叶城是湖南茶叶集贸市场的龙头。
长沙茶市位于长沙市万家丽路与长沙大道的交汇路口。紧邻湖南茶叶城。长沙茶市采用江南民居仿古多层建筑形式,玲珑别致,设计上较有文化韵味,只可惜整体规模无法扩大,铺面价格又相对较高,因此经营状况没有达到应有效果。但其发掘茶市应有文化底蕴之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市场下沉式广场挡土墙上的花岗石浮雕对包括茶圣陆羽的生平事迹、古代高僧名士斗茶品水等故事皆有所表现。从文化意义上讲,长沙茶市称“中南第一茶市”自有其道理。长沙茶市有铺面238间,主营零售。2006年销茶600吨,总交易额0.25亿元,以闽、滇乌龙茶与普洱茶为主。
湖南星沙茶业大市场位于长沙县县治星沙镇,建筑面积91000平方米,由上千个可自由分割的独立商铺和经济实用的风情住宅组成。星沙茶市内建有茶业商铺、茶叶拍卖厅、茶文化交流中心等设施,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设施最全的茶叶交易和茶文化传播中心,著名的中国湖南长沙的茶店各具特色,讲究店堂装饰的本土文化氛围,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风情。像怡清源茶叶连锁店,店面以绿色为基调,以仿古建筑为特征,飞檐翘角,两边门柱上悬挂有名家对联木刻,店内柜台整齐划一,灯箱展示出企业蓬勃发展的历史和气象,书法字画点缀其间,营业员统一着民族风情服装,笑容可掬,温婉怡人。
长沙是个极其喜欢追逐流行时尚的城市。在普洱茶风靡时,长沙的普洱茶专卖店相继涌现。开普洱茶店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本地人,他们或从云南进货,或与云南厂家联营。长沙人在普洱茶店的装饰方面仍有自己的茶文化诠释。车站北路的沁香茗茶店,装饰风格中西结合,佛堂茶室共存,文化观念出世入世相融,标榜、倡导“茶心、佛心、平常心”之禅茶文化精神,在周边酒店、酒吧的嘈杂中淡定出一种空灵的韵味。
游游百里茶廊
长沙县数年辛苦为茶忙,终有了个叫响湘楚的亮点——百里茶廊,闪耀着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的荣光,吸引着很多的文化名人,来这里采风。
茶叶是地道的绿色产品,产地就很有讲究,叫做“远尘嚣而就清幽”。我们从新县城星沙往东出发,发现合并到星沙的原本叫螺丝塘的小乡,自是就“螺丝”而远茶叶,向工业进发,早从茶业退出。我们沿着一片红土地北上,越黄花而春华,始为百里茶廊第一站。这里的长春茶厂,就坐落在撤区并乡前的茶业乡。第一届采茶节,主会场就在这茶山绿海之间。电视台来做节目,十白是想到了湘妃娥皇女英,惊叹这地方就像江南绝代佳人一样上镜。原来,这里茶山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格外摇曳多姿,香艳绝伦。
经由路口韵春园茶业培训中心,车到高桥,茶香中远远便有了一股古朴的简牍气。这倒不是说鸿大茶厂墙头张挂有装饰成竹简的辞赋文字,而是这里的茶史更为古久。不说首先发现茶的效用的神农炎帝陵寝在湘东,中国唯一以茶为名的县份茶陵在湘东,长沙县百里茶廊也在湘东,只说清末时,高桥茶商云集,民间盛传“四十八条秤”,亦即茶庄便有48家。1964年,郭沫若与何香凝,一诗一画相赠。郭诗尽将典故信手拈来,使湘茶芳名闻名遐迩。何画以瘦梅冷香,隐喻茶香,香飘画外。高桥的山水景观白鹭湖,云赊衡岳,水藉洞庭,我们喝过这里《本草纲目》中的铁色和白露茶后,口角生香,对其湖光山色,赞不绝口。
金井井澈泉香,莫说井底无波,却是百里茶廊的高潮。这里齐肩比翼,有着全县最大的两家茶厂,厂容新,茶园美。
这里还是刘英和廖静文的故乡,她们一为革命家,一为艺术家,可是她们从家乡走出前,也许都是这季节采摘新绿 幽香的茶姑。
在清茗的馨香中,回眸茶山喷灌的彩虹下,远眺屈原投江和弼时故里的汨罗,再眷顾来路,春华渡槽,泽润“桥梁”,百里茶廊,宛如飘带,一条走廊,一路醇香,更是感到了茶这古老“南方嘉木”和这新辟百里茶廊那有如茶韵的和谐与通融,在历史和现实中绵延着悠久而深远的芬芳。
寻寻古茶亭
茶亭是个温情之所,也是个教化之所,小小的茶亭,却是中国古代老百姓行善积德、予人方便的集中体现。长途跋涉之中,炎炎烈日之下,唇干口燥之时,能得一憩息之所,喝口清茶,如雪中送炭,心中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茶亭、茶棚等建筑物的出现,是茶饮普及,为日常生活必需的见证。茶亭多建筑在离村镇人家较远的交通要道之处,大多是木制结构,木柱木顶,走角飞檐,内设茶缸、茶桶、木条板凳,一般免费提供茶水,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也可以避雨。
长沙地区保存茶亭较多之地还有宁乡沩山。沩山茶亭多且出名,得益于茶。沩山古道连桃江安化茶区,本身又是个重要的产茶地区,是安化、桃江、宁乡茶进入长沙的陆路交通要道,是一条茶之路。茶路上有禅宗沩仰密印寺,还有峒庆寺、白云寺等著名庙宇,禅茶诗僧齐已在这里出家;湖湘第一个状元易祓故居亦在此地的巷子口镇,因而此地民风向学,文教发达。茶之路上自然不缺茶,部分茶亭还能够不被荡毁而保留至今。
南风亭则位于巷子口镇通往安化东山要道上,木架结构,建于清同治年问(公元1862年~公元1874年)。亭名出自舜帝《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民之愠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亭建在南风煅去东山的山坳上,长10余米,宽4米,过道外侧6个大木柱间设有固定木条凳供人歇息。亭南北走向,又设在坳头关口,每当赤日炎天,人们爬山越岭,酷暑难当,一经进入茶亭,凉风习习,如入仙境,故名南风亭。
泡泡长沙的茶馆
如果逛累了,就找家茶馆歇歇。
长沙有1000余家茶楼、茶馆、茶室,星罗棋布,茶文化景象繁华。
白沙井旁的白沙源茶楼是一方赏泉喝茶的好去处:天心阁的映山茶楼西接入胜亭,南面遛鸟场正在修建,西面麓山青影入楼来,并可俯瞰城市百万家。南郊公园的数红阁建在亭上,湘水麓山在目,颇雅致。岳麓公园里有白鹤泉茶楼、爱晚茶楼、观景长廊茶楼,前两处茶楼为老茶楼,值得一提的是岳麓山顶的观景长廊茶楼,在数个给少男少女留下美好记忆的流星雨后,这里成为他们谈起就要神采飞扬之地。
解放西路的茶楼以怡清源及和茶园最有名。两家分别为长沙著名的清茶楼和荤茶楼的代表,皆闹中取静。芙蓉路,由南往北数,南头有长沙著名酒店商务清茶楼金辉阁、田汉大剧院对面深受茶客喜爱的茗茶园;中段有山水客轩、天润福,天润福包厢达50多个,应是长沙包厢数最多的茶楼;往北有洞庭春茶楼、茗清园茶楼、竹淇茶楼、三舍斋茶楼等,除以茶著名之外,皆提供餐饮。
河西新民路御茶园,为福建700余年历史的武夷山御茶园开设在长沙的连锁店。要欣赏特色茶艺,可以去泡泡赤岗冲的大自然茶艺馆。而车站北路梦泽园住宅区中的劳止亭茶楼是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特色茶楼。梓园路的灵叶茶轩宛如艺术长廊,马坡岭的茶仙遇茶艺馆建在茶园旁,韶山路长岭的西子茶楼是杭州模式的茶餐厅茶楼。
湘茶档案
高桥银峰
高桥银峰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于1959年研制的新创名茶,产于长沙高桥。这里地处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来就是名茶之乡。高桥银峰因堆叠起来似银色山峰及产地高桥而得名。当年,郭沫若品尝此茶后,即兴赋诗赞道:“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将高桥银峰与紫笋茶、双井茶媲美。
高桥银峰是一种特种炒青绿茶,具有形美、香鲜、汤清、味醇的特色,“雪芽如银现异香,巧妙美味舌甘永”。从外形上看,条索紧细卷曲,色泽翠绿匀整,满身白毫如云,堆叠起来似银色山峰一般;内质香气鲜嫩清醇,滋味纯浓回甘,汤色晶莹明亮,叶底嫩匀明净。茶质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居全国各地名茶之首。
在制作工艺上,有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8道工序,其中“提毫”是关键。“提毫”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成茶香气,固定条索,并使白毫显露。方法是:将茶条置于掌中,两手压茶向不同方向旋转,使茶条互相摩擦。随着水分的减少,茶叶表皮的胶状薄膜破裂,白毫显露,香气提高。高桥银峰由于对鲜叶原料的采摘要求甚高,时间局限性大,加工时又刻意求精,所以每年茶叶产量屈指可数。初创时年产不过10余公斤,现在也不超过100公斤,其珍贵不言而喻。
湘波绿
湘波绿,伴随着高桥银峰问世以来,颇受广大茗饮者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1980年,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和画家富华,在上海合作一幅画,画中为一古色古香的茶壶,以花卉作背景,茶香飘溢的意境跃然纸上,并题写“一壶湘波绿,满纸银峰香”,以此来赞赏湘波绿和高桥银峰茶的超逸品格和茗韵幽长。
湘波绿茶青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鲜叶要求色泽黄绿,芽叶匀齐,百芽重约20克,最好晴天采摘,不采虫伤和紫、红芽叶。与高桥银峰相较,湘波绿的鲜叶略粗壮,在加工工艺上适当加重揉捻,增加芽叶细胞破损,以增进茶汤的浓度,塑造紧结的外形。具体制造工艺分为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做条、摊凉、烘焙等7道工序。其中复揉具体做法是:当茶坯初干适度时,即茶坯由黄绿变成暗绿,黏性大减,减重约40%~45%,将茶坯出锅,盛入小篾盘中,趁热进行复揉,用双手握茶坯,向同一方向做圆周揉捻,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用力程序较初揉时略大些,复揉时间约1分钟。复揉完成后,要将茶团彻底抖散,然后再进锅复干做条。
湘波绿条索紧细弯曲,色泽翠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鲜爽,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绿明亮。
黑茶
16世纪以前记载的黑茶,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做色后蒸压而成,湖南黑茶在四川黑茶之后,是在初制中做成。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唯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湖南黑毛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5道工序而制成。黑毛茶分为4个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一级茶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茶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条,色泽纯净,呈竹叶青带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级茶叶张宽大粗 老,条松扁皱折,色黄褐。湖南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红茶
19世纪中叶,平江、安化等地开始生产红茶,其后,毗连的长沙、浏阳等地也仿制红茶。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广东商人取道湘潭倒安化设厂收购鲜叶加工红茶,销往欧美。安化红茶是“湖红”的代表,与安徽“祁红”、福建“闽红”三足鼎立,品质优良,蜚声海内外。
湘城茶馆
长沙是全国喜好上茶馆和饮茶的三大城市之一(重庆、广州和长沙)。长沙人上茶楼既要名茶,又需美点,以前还要一点聆听弹词、评书之类的享受。历史上,湖南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城镇乡村,茶馆众多。清末,湖南茶馆最兴旺,万人以上的集镇有茶馆三四十家,小集镇也有5~10家,每天都聚集着大批茶客。当时有所谓的“社会大舞台,茶馆小天地”的说法,茶馆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星城长沙,与花城广州、雾都重庆,古往今来,其茶馆业,一直位居全国三甲。而今的长沙茶馆,继往开来,群星灿烂,进入茶馆业的兴盛时期。
长沙茶馆的美学之义
茶馆是茶叶产业的窗口,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场所,是茶道与茶艺美学的荟萃之地。
数以千计的长沙茶馆,呈现出产业化与规范化的蓬勃发展态势。湖南省茶业协会茶馆分会已经成立,诸如白沙源、怡清源、湘域源、御茶园、大自然、和府、敖吧、和茶园、洞庭春、斗茶园、黑茶源之类优秀茶馆,犹如雨后春笋,异彩纷呈,是茶文化美学的荟萃。
总体而言,长沙茶馆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茶馆美学环境之优雅较之广州茶馆之热闹非凡、重庆与成都茶馆之热情粗犷、北京茶馆之豪放大气,长沙茶馆则显得幽雅宁静,没有茶博士的大声吆喝,没有茶客的拥挤与吵闹,也没有大碗茶具式的牛饮,唯有彬彬有礼,脉脉含情,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安详,文明而沉静,环境之幽雅,风格之宁逸,以休闲会友为主,以品茶论道为尚,如同潇湘夜雨,润物无声;宛如多情湘女,含蓄蕴藉,文雅端庄。
茶馆文化内涵之丰富总体而言,中国各大茶馆,承接着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深厚。长沙茶馆独具一格者,是其最早沐浴着神农茶祖文化的雨露阳光,流淌着舜帝道德文明与“湘灵鼓瑟”的美妙乐章,闪烁着圆悟克勤《碧岩录》与“茶禅祖庭”的佛光禅韵,成为湖湘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当你走进任何一家长沙茶馆,你看到那古色古香的建筑设计与陈设,既具有古典神韵之美,也富有现代气息;你看到那琳琅满目的茶馆楹联与书法绘画艺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如同屈原贾谊之文采飞扬,李白杜甫之赋诗夜樯,如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美女,湘西里耶的秦简与走马楼的三国吴简。其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宾馆难以媲美的。
茶馆饮用茶类之多样湖南地处北纬30度左右的中国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是以武陵山为中心的优质生态茶叶主产区,红茶、绿茶、黑茶、黄茶、花茶,多种茶类并存。这是湘茶的优势,也是长沙茶馆的营销优势。 “湘”者何也?相水也,甘露也。自唐宋以来,长沙茶馆既注重饮用茶类之多样化与品牌化,又特别注重沏茶之水之美,重在茶叶之美与水质之美的融合。长沙茶馆,受湖湘文化之熏陶,具有包容天下的博大气魄,从不排斥其他各地名茶,色彩斑斓的其他各地名茶,都是茶馆茶人的饮用品类。500年以来,安化黑茶是官茶、边销茶,如同“养在深闰人未识”的绝代佳人,内地茶人并不相知。而今,长沙茶馆引其于茶杯,以其色泽、口感之美与养身健体之特殊功效,而倍受茶人青睐。
茶馆茶道茶艺之精美茶道与茶艺,最能体现茶馆的品位之高下与茶文化之深厚浅薄。茶道属于美的哲学,茶艺属于茶文化美学的表演艺术。长沙茶馆比较注重茶道茶艺的传播,几乎比较著名的茶馆与茶叶公司,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茶艺队,注重茶艺小姐的遴选与培训,举办省级茶艺表演赛,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湘茶茶艺。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的《千两茶号子》一反此前茶艺表演的固定模式,将千两茶制作歌舞、朗诵与茶艺表演融为一体,开创了湘茶茶艺表演的新局面,使2007年的北京世界茶业博览会为之轰动。
长沙的旧茶馆生活
长沙旧茶馆的生活,属于我外公那辈人。他们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就往德园赶。一糖一菜两个包子捏合在一起,捏合处放几粒去皮的花生称“双珠藏蚌”。然后谈古说今就是一上午。这种旧茶馆至今在南门口里仁坡的马家茶馆,三医院的白泉饮食店,青少年宫内、河边头,路边井、北正街的一些小巷中等处仍有遗留。昔日声名显赫的国营老茶馆德园、银苑、爱群等早已更弦易辙。火宫殿茶楼从早上8时开始营业,全无昔日风味。旧茶馆茶叶多为谷雨后老茶,投放量多,为略带苦涩的浓茶,一杯香二杯浓,符合长沙的气候和民情。
宜春园与同春园
宜春园集茶馆与戏园于一体,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开业,沈姓商人建于长沙太平街孚嘉巷。该园仿北京“广德楼戏园”款式营建,与旧式茶园无异,演出湘剧,是湖南省第一家湘剧戏园,为戏班班主经营。厅内造三面舞台,台前置茶桌方凳,卖茶而不售戏票。这种边喝茶边看戏的娱乐方式,清末称之为“视听之娱”。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每晚座无虚席。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宜春园歇业。这年,又有一座兼具茶馆和剧院功能的戏园开业,仍用其“春”,起名为同春园。同春园系叶德辉在坡子街苏家巷口辟出私家宅怡园改建。该园首创湖南省镜框式舞台,场内设包厢、雅座及长条木靠椅,舞台有灯光幕布。戏园始售戏票,但仍备茶水,另收茶资。
时湘剧名伶皆会集于此,生意远在各园之上。同春园将当时长沙湘剧同庆班、仁和班组成同春班,下按技艺高低分天、地、玄、黄4个演出单位,按角色不同身份演出,角色齐全,行箱富丽,为湖南第一大湘剧名园。
火宫殿茶馆
火宫殿位于长沙市坡子街,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建筑宏伟,正殿为火神庙,供有3米多高的泥塑火神像,屋脊上安有7个铜铸大葫芦,金光闪耀,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财神殿)。前坪搭一戏台,据传台前“静观”与“一曲熏风”匾及柱联皆由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书。
戏台后矗立一座面向坡子街的浮雕大牌坊,中门上原有清代书法家茶乡安化人黄自元坚书的“乾元宫”,今为“火宫殿”三字所盖。
清代至民国戏曲繁盛,茶馆与戏园同为民众常去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合二为一了,所以有人称“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长沙人坐茶馆,不仅有香茶的诱惑、美点的享受,更为其乐无穷的是聊天和听书。当时长沙城里的说唱艺人有四五十个,有20多个茶楼设场,日、晚两场,每场听众百人。在所有书场中,以火宫殿书场最为有名,1940年后,设有3个书棚,可容纳听众200多人。
今日火宫殿总店门面古朴庄严,内建庭院、亭台楼榭,回廊相绕、树木葱郁。深处火神庙穆然肃立,引人入胜,是长沙市内规模最大、茶点最丰富的茶馆。一杯花茶,2块沱茶,外加1块钱两个包子,可舒舒服服坐一上午。
长沙新茶楼生活
与旧茶馆生活相对应的是长沙新茶楼生活。长沙新茶楼大量涌起,集中在2001年前后,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像和茶园、大自然茶艺馆、金辉阁、洞庭春茶艺馆、茶仙遇茶艺馆、西子茶楼、竹淇等长沙有影响、上规模的茶楼基本都在2001年开业。这一年正是规划新长沙“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头一年。城市环境开始变化,长沙人的生活也开始全新变迁。新茶楼迈上正规化规模化经营之路,3年积累后,终于开始寻找突破并发力,成为长沙休闲时尚活力生活的又一个新亮点。新茶楼针对的人群主要是30到45岁间的主流消费群体。饮茶时间顺应城市生活节奏为下午和晚上,茶品高档多样。
古井边上的白沙源茶馆
白沙井位于湘城天心阁东南方约1公里处,井水一年四季,不论长涝久早,都不盈不竭,汲以沏茶,格外芬芳醇爽,成为品茶家的甘露琼浆。
白沙古井始凿于何时,也许无法考证。自明清以来,长沙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前来取水者络绎不绝,即使西城区、北城区一带的居民也挑桶而来,“竟日暮而不息。”更有不少穷苦人家汲水于此,担卖全城,赖以为生。清末以后,挑卖沙水者多居于井旁,白沙井一带生意日繁,遂形成白沙街。白沙古井可说是长沙生命之泉。
水为茶之母,白沙井为长沙第一泉,好泉自然配有好茶楼。如今,白沙井旁建了一座“白沙源茶艺馆”,馆舍装修玲珑剔透,名石与名家字画盈室。静坐馆中,白沙全景尽收眼底,品尝沙水名茶,香沁心脾,宠辱皆忘。从回龙山路过,看到这园中翠竹林立、蕉叶蔽日,庭中置藤茶几、围椅数张,颇为雅致,很是神往。确实这座茶楼,就环境而言可能是长沙最唯美最小资的茶楼。
白沙源茶楼提供有各式中西餐,含煲仔、套餐,并有小资情调的咖啡、红酒等,其主营的茶类除顶级采购的茶类外,另别出心裁地提供适合不同星座的台湾花茶和美国美容调理花茶等,是一方赏泉喝茶的好去处。
泡在茶馆里的“怡清源人”
“怡清源茶艺馆”是一家纯正、地道的清茶馆。茶馆古典楼榭的造型,室内楹联、字画等装饰,显得古朴典雅、充满传统文化的意味,最能勾起茶客的怀旧情愫。
沏茶人盛情地烧水、净器,悠悠地泡上一碗云南的普洱。我接过白色素瓷的小杯,浓红透亮的茶汤在白色杯壁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灵。细啜入口,一股淡淡的陈香随即浸入心肺,味道很纯,比想象中的要好喝。一杯饮尽,又赶紧提壶续水,干脆喝个痛快。
洞庭春茶馆
洞庭春是今长沙仅存的老式茶馆,为二层旧式砖木结构楼房,窗为圆拱式、木扇格。民国时,洞庭春与道门口的德园、八角亭的大华斋和老照壁的徐松泉并称为长沙四大茶馆。这四大茶馆客源各有偏重。如政界及教育界人士喜欢惠顾德园;工商界人士习惯聚集在大华斋手艺工人喜欢到徐松泉交流技艺行情;行栈老板及上街先生、经纪人则爱到洞庭春相会。四家茶馆不仅茶叶各有特色,点心也别有风味。如德园包子皮薄馅足,花色齐全;大华斋的脑髓卷透油松软,落口消溶;徐松泉的烧麦米糯油透,如食珍珠;洞庭春的油饼香甜松脆,油而不腻。
洞庭春素以茶叶质地上乘著称,点心也别有风味,尤以油饼最负盛名,吃来香甜松脆,油而不腻,堪称长沙一绝。有童谣为证: “早上起来不打紧,先到洞庭春吃油饼”。当其盛时,洞庭春天刚微亮就有茶客上门,八点时分进入高潮,一时间茶客满座,谈笑风生,人声鼎沸,热气腾腾。身处其中,茶客们怡然自得,安之若泰,各自品茶吃点心。馆内摆设,为清一色方桌板凳,一桌一把茶壶,四个杯子,一壶茶供四人饮用,时间不限,独饮一壶或几人对饮也可。往事越百年,洞庭春昔日繁华早已不在,只剩下一栋二层圆拱式木窗格砖木结构旧楼,让人追忆当年风貌。正是:杯中岁月成古今,几度潇湘洞庭春。今朝我辈拾旧业,百年老壶焕新生。
三舍茶馆
“三舍”:舍名、舍命、舍身。茶楼有一不舍,不舍慈悲心。
茶馆里的世界,别有一番。色调介于金与红之间,显得古色古香。绿色的地面,一些翠竹,节节高,君子兰的盆景,相交辉映。
照旧选了临窗的地方。微风轻拂窗帘,让阳光也似乎飘动起来。坐在那,有种被什么温暖的东西包裹了的感动,心也因此而放松了,开阖了。麻质的沙发上绣着些文字,厚重的长条木桌上,摆放着古色古香的茶具。茶馆除了茶,还供应素食,茶和素食本就相配。开饭前,服务生先送上茶一杯和新磨的、还散发着浓浓豆的清香的豆浆一壶。然后上来的是豆腐生菜汤,盛在一个大圆碗中,足够五人食用了。罗汉素,有茶树菇、冬菇、金珍菇等等,以小白菜铺于碗底,四角有红色的小果。一一铺排开来,煞是惹人怜爱!那客酸菜粉条,是属于湘菜里的素,辣得实在超过我的想象。最重要的是比起我以前在素食馆吃过的素食,更是清淡了许多。
香港美食才子蔡澜说:素菜店里的假叉烧、假烧鹅、假蟹肉这些食物很油,又喜多加味精,意念上,他们其实还是在卖肉食,这已然违背了素食的宗旨。对此,我甚觉有道理。素食要真正健康,不但菜要天纯自然,观念上也该跳出巢臼才是。
劳止亭:偶尔端庄
认识几位品茗之人,都为男性。个人认为,茶,如同雪茄、伏尔加,充满了男性的阳刚和深沉,不适合于女人。但对于招待品茗之友的女性,可以去劳止亭,偶尔端庄。
劳止亭主人应是茶道高人:一大冰柜养茶为了保证绿茶的鲜爽、防黄,加茶的水都用纯净水,功夫茶杯是青瓷制品,茶壶是宜兴紫砂壶。还有主人从省内外搜集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茶。环境亦符合茶的个性,清雅、浓敛:订制的藤制窗帘及诸多茶具、书籍、装饰品古色古香,名家字画多是主人收藏所得。雅兴来时,可用主人专备笔、墨、纸、砚泼墨挥亳,加上身着碎花蓝色旗袍的曼妙女子在一旁表演茶艺助兴,顿生“劳止”之感。
店内共有三层,颇有幽雅的格调。楼梯间都精心布置了一些名家字画;二楼茶室里,有两个大书架,摆放着省内外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茶,就如一个茶文化博物馆;三楼茶室正中还摆设了一个较大的写字台,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就像进了一个书画家的书房。
竹淇茶馆:时时放纵
如果说劳止亭走的是茶文化的高雅路线,其不远处的竹淇茶馆主张流行文化。竹淇茶楼是一个典型的古香古色的茶楼,走进竹淇,暖暖的木栅将大厅和包厢井然有序地分开。
竹淇茶馆倡导的茶餐特色,即喝茶与佐餐相辅助,竹淇茶馆不强调乌龙茶的淳厚、铁观音的淳香,其特色是花式调味茶,以茶为主,连同各色水果或干花同煮,专为女性调配。在竹淇茶馆,只喝茶划不来,在人均消费中,还包括自助用餐的费用,茶果、瓜点、炒饭、高汤、炒菜,一字排开,任选任拿,直到你满足为止。因此,在竹淇茶馆常常可以看见三五高朋围坐一桌,喝着茶,打着扑克,聊着故事,从中午坐到晚上。
竹淇在长沙也是老字号的茶馆了,开业那么多年,一直不愠不火,店如其名,如竹般君子有气有节,不于世俗中去追逐名利,诗经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想必竹淇的名字考究就是从此中来的吧。
湘城茶人
悠久坚实的茶产业基础,深厚灿烂的茶文化土壤,加之岳麓山的婀娜秀美、湘江水的云蒸霞蔚、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密印寺的千年佛光、马王堆的神奇瑰丽、浏阳河的动人歌声,这一方千娇百媚的江山胜景、不同寻常的热土、瑰丽的历史文化,滋养着这一方人物,孕育出灿若群星的一大批潇湘茶人。
“长沙茶后”何琼玉
大厅内有一股细细的烟雾冉冉升起,香气缭绕中,一张木质的茶艺桌摆放在众人的视线中央,一双洁白无暇的手辗转腾挪,将古老的茶艺诠释得炉火纯青。在《高山流水》的优美旋律中,一位身着旗袍、面容清秀的女子从容端坐,十八道茶艺下来,现场观众意犹未尽,鸦鹊无声。
这位适合穿旗袍、茶艺精湛的女子名叫何琼玉,而在她的手上,一个经过层层雕琢的五星级茶楼犹如她优美的茶艺般绽放。有别于传统的古色古香茶楼,她的茶楼被资深媒体人石述思称为“星巴克茶楼”。
但何琼玉并不这么认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在变化,茶也一样”,在她看来,从唐朝的煮茶到宋朝的点茶,再到现在的泡茶,中国人的喝茶方式在变化,喝茶的场所也在变化。有区别于灯光幽暗、用具古朴的中式茶楼,西式的设计、现代化的硬件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更多的便利和愉悦。另一方面,湘域源茶楼的软实力便是她最拿手的茶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将古典文化的精髓纳入到现代的形式中,这才是五星级茶楼的制胜之道。
事实上,何琼玉对茶的认识远远超过商业的层面,她更认为自己是茶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被称为“长沙茶后”的她,已经在湖南各地培养出3000茶艺师。
时光倒流到9年前,20岁的音乐教师何琼玉,跌跌撞撞最后一个闯入武夷山御茶园的茶艺师选拔,却因为优异的表现成为中国第一批金牌茶艺师。此后她独闯湘西,最终立足长沙,打造出中国第一个五星级茶楼,一个与茶有关的精彩故事就此书写。何琼玉对“人道”的阐释是:“人与人差别最小的是智慧,差别最大的是品德”。
陈怀康,冷水泡茶“慢慢浓”
陈怀康是“三舍”茶馆的主人,他的茶馆“舍名、舍命、舍身”,唯有一不舍,不舍慈悲心。因为腿疾,陈怀康的经历很坎坷,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屡遭不平的待遇,此前创业时碰到经济冰山,惨败收场。所幸的是,陈怀康一直没有放弃追求成功的梦想。
陈怀康认为,无论怎么样,人总要“先做人后做事”,只要坚持到底,总会成功。冷水泡茶慢慢浓,该怎样就怎样。
带着这样的人生感悟,陈怀康独自一个人来到长沙,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开了家茶馆。他把自己对于人生、对于朋友、对于社会的理解全部灌注于这茶馆,他说:“这是天舍于我、地舍于我、朋友舍于我的。我要用经营茶馆的方式来汇报社会,因为我有这一天很不容易,我理解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回报社会。”从茶馆盈利那天开始,陈怀康就把每杯茶里的0.5元利润捐献给省残疾人协会,他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的茶叫做苦丁茶,第一口喝下去苦得很,但两三口之后淡淡清香和微甜就进入心田。陈怀康的经历就像苦丁荼一样,许多人可能承受不住初期的那一点苦,而他却坚持着尝到了苦后的清甜!即使这是一杯冷水泡的茶,我们也相信他会“慢慢浓”。
简伯华:茶过知香奇
今日早已香远溢清的“怡清源”,是有故事的。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人。茶叶专家刚从武陵山考察到有珍奇野生茶生长,下山就将此告知了简伯华。其后自是会同知己入深山,采茶,移植,研究……亲力亲为,一道茶氏家族的上乘新品诞生了。
这就是野针王。集银针的外形、龙井的香气、碧螺春的滋味于一身,鲜醇厚重,余味无穷。难怪已悟出人生某种玄机的名作家王跃文要赞叹: “野针王茶形平直匀齐,如群笋破土,短剑出鞘,茶味狂放芳洌,沉着悠长,森然可敬可爱而不可慢。入口有一股霸气,势如强驽,冲颅贯顶,叫人躲闪不得。喝了它令人血热,有振衣高岗、笑傲平生、一涤尘嚣的冲动。”
不久,简伯华正式注册“怡清源”,开始筚路蓝缕的品牌之路。
怡清源,“怡”即“释燥平衿,怡情悦性”的茶道里的健康精神。“清”取意于“清心健体、清净平和”的茶道中蕴含的禅机。“源”是指“源于真,信于诚;精于细,卓于恒”。
一如“怡清源”的名字,其创始人简伯华总是有让人匪夷所思的行动。
茶艺,绝对的净心远志之道。简伯华却莫明其妙地将怡清源茶艺馆开进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一长沙市解放西路。与最抢人心跳的酒吧群落为伍,不怕孤掌难鸣或成喧闹酒吧一条街里冷清的异类?许多人都以为简伯华疯了,哪有如此“大隐隐于市”的家伙,都什么年代了?
然而简君却自有“怪论”。“这个地方很好,文火与猛火接头,会有很可爱的事情发生,但经典的一定不会输给时尚的。”事实上,怡清源茶艺馆开馆之初确实一度门庭冷落,但后来却成功突围。事到如今,简君偶有空闲,也会来此楼品一壶香茗,看楼内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顾自得意其当初的怪念头,只是不知其此时是否还会再羡慕夹山寺中悟出“茶禅一味”的圆悟禅师?
王同甲:好茶一杯涤人生
借着城市繁华的灯火,推开一扇古朴雕花的厚木板门,清越的古筝曲和着袅袅散开的清茶香气扑面而来,你会看到一棵参天古树立于茶厅的中央,绿阴如盖,小桥、流水绕着茶桌,五彩的鱼儿在其间嬉戏,一位儒雅的长者引你坐下,微笑着将一壶好茶端上,茶香四溢。喧哗与浮躁隔在门外,你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宁静和诗意。
许多朋友都这样描述长沙八一桥——中式茶馆的文化氛围以及儒雅长者温暖的微笑。5月中旬,记者采访了这位为人们营造浓郁湖乡茶艺文化氛围的王同甲先生,他便是茶馆那位儒雅的长者。
王同甲是华容人,他及他的家族都十分爱喝茶,据其弟风趣地介绍:王同甲天生是品茶的高手,他能品出茶中的初春、盛夏和金秋,也能品出龙井、观音、乌龙茶产地的风花雪月。这种天赋来自祖辈,他的曾祖父便靠开茶馆营生,在岳阳楼附近开了家有名的茶楼,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曾登楼品茗,欣赏到了君山银针在茶杯中三起三落的景观,甚是高兴,便挥毫题匾,写下了“洞庭春茶馆”几个字。几经风雨,茶馆早已不见,唯有那块匾留下来。
1999年,50岁的王同甲向家人宣布了他多年的梦想:开中式茶馆,弘扬祖传的茶馆文化。于是,他投资30万元,在华容县开了一家高档茶馆,经营十分成功。2000年,他来到岳阳,在祖上开过茶馆的地方,开起了一家茶人茶艺馆,茶客如潮。2001年8月,他又挥师南下,将茶馆开到了长沙。
王同甲说,“50岁后,我终于找到了喜欢的事业——茶馆,使我和许多朋友的生活更加平和舒心。”他还说,明后两年还要将茶馆开到北京、上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