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般山若苑内的鼓山禅茶香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又到了一年的茶季时节,朋友打来电话邀约再去鼓山上的般若苑走走,因为时间对不上,我这次就没有和他们一同前往,但记忆的匣子却瞬间被打开,两年前走访般若苑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

那也是四月份的一个晴天,和几个朋友相约从“勇敢者之路”一路攀登到山上的茶楼喝茶,鼓山上的茶楼有一面可以俯瞰整个福州,每次大汗淋漓地在此处喝上几泡香茶,那感觉真可谓逍遥似神仙。茶叙一半,一个朋友突然提议道:“你们知道鼓山上也有茶吗?听说般若苑这几天在做茶,有没有兴趣去逛逛?”在场的其他人都表示好奇,于是就一起往前往般若苑。

古苑位于鼓山涌泉寺的东面,乃涌泉寺的下院,走了快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便踏上了人流量较少的山径,在山影和树影交掩着的半途中,我们看到了一层层石头垒起来的阶梯茶园,整体都处于森林茂密环绕的环境中,茶园较为分散,有的处于密林遮荫的凹谷中,有的处于沿途的山坡上,垒石培土的架势颇似武夷山的传统茶园,土壤是黄壤略带砂砾的混合壤,环境各异的小茶园气候也颇有幽谷坑涧的感觉。

带队的朋友说道,这茶园是不是很有“岩茶”范,人家自古就有半岩茶的叫法呢。原来,早在唐代时期,鼓山茶就同“方山露芽”、“武夷岩茶”被誉为名茶,列为贡茶。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经》,对唐代五十余种名茶进行介绍,就提到:“柏岩茶,又名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为什么叫“半岩茶”,又称“柏岩茶”?近现代的解释大致为二:

一、历史上茶园位于鼓山半山腰,所以叫“半岩茶”;

二、因茶树倚岩生长,福州方言“柏”谐音“bó”即附着之意,又称“柏岩茶”。半岩茶始于唐朝而盛于明清,清代周亮工《闽小记》称:“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但到民国不知是因为战乱还是其它原因则逐渐走向衰弱,如今提起福州茶大家能想到应该只有茉莉花茶。

山里的风掠过树梢,夹杂着山野里阵阵微凉的幽香,有花香、树林的木质香、还有淡淡的茶香,不一会,山上便走下来几位带着斗笠、背着装满鲜叶竹篓的采茶工,跟随她们,我们一起来到了般若苑。

此时的般若苑正在进行扩建,多数建筑都已完善,在阳光下,整体的建筑群气势恢宏、散发金色的光芒,刚走入院门,就看见两座七层四角的“悲智双塔”,双塔的中间前后建有般若苑的前后殿。大殿中间是木质黄的院房和游廊,大院中间是一片摆满盆栽树的空地,空地上悠哉地行走着几只披着美丽花纹羽衣、有着翠色长尾的孔雀,空地的一角铺着一大张灰白雨布,一个提着竹篓的中年男子将鲜叶散在布面上晒青。

一旁的长廊不时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我们循声而去,但见廊道上摆着几个晾青架,有几个架子上还用红笔书有“般若苑”字样,院房的窗台下齐整地摆放着采青的竹篓,长廊的石柱上还贴着红色的字条,上书:近日制茶请勿拖地。

很快我们便来到了苑内的制青间,房间似乎是临时空出来的操作间,一角堆满了桌椅,平时应该是个上课讲经的场所,几条长条凳上摆满了铺着青叶的竹筛,散发着淡淡的“青香”,一旁写着“鼓山般若苑贰零壹叁”的杀青机、揉捻机、烘焙机在不停运转,一张铺着白布长方桌上,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个年轻人正进行着手工解块,我们几个站在门口好奇地观望着,相互嘀咕着他们在做的是否就是“鼓山半岩茶”,从房间内的工序运作流程来看,他们做的应该是红茶,看到我们在门口伫立徘徊半天,老师傅叮嘱了年轻人几句,便友善地请我们入内喝茶。

原來他们都是寺院的义工,有时候跟寺内的师父一起做,有时候就几个义工配合完成,老师傅开汤了一泡茶,干茶条索紧秀、带有甜蜜香,出水汤色橙黄,滋味醇和、水中熟甜香、果香显,整体的滋味和香气符合红茶的特质。

茶过三道,我便开始询问此为何茶,师傅介绍说这正是鼓山半岩茶,但主要还是恢复了这个名号,制茶工艺还是就茶做茶,“毕竟历史久远,资料有限,当年的树种也就在舍利窟、芙蓉溪一带的古茶园遗址留有几颗老茶树,如今的茶园多是近些年陆续开垦恢复的,树种不一样,适制的茶类也不一样。不过,综合资料和产茶历史来看,过去的鼓山半岩茶多半是绿茶,后期不知是否还做过乌龙茶和红茶,毕竟涌泉寺地藏殿外通道上的古石碑上有记载,武夷山檏头坵天心寺的大红袍是僧人从鼓山引种过去的。说不定连岩茶名称和制法也与鼓山半岩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师傅一边给我们分茶,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

“有没有尝试其它做法,效果如何?”我好奇的追问道。“近年来寺内的师父陆续根据古法尝试了一些做法,不过我们最后参与的还是以红茶为主。”一起喝茶的年轻女义工回答了我的疑问。

在聊了一些关于茶叶工艺的话题后,我又了解了下鼓山半岩茶的流通情况,原来因为当下茶量不大,茶叶多数用于寺院使用,部分通过鼓山茶室售卖、义工发朋友圈义卖给亲朋好友的方式等流通。伴随半岩茶的恢复,如今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希望鼓山半岩茶能够在未来被更多人所知,重塑光辉岁月。

不知不觉已经十几道茶汤入口,水中余味依然甜润,借着茶叙,我和朋友不断地提出问题,关于茶、关于寺院、关于他们的义工身份等等,他们都非常友善耐心地给予我们答案,让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午后时光,跟他们道别的时候,他们也礼貌地送至门口,转身继续手上的工序,就像从未中断过一样。我在门口又静静地看了一会,心中若有感悟,但觉此次偶然的邂逅,真正地喝出了“禅茶一味”的感觉。

离开的时候,我们穿过了苑内一排精美的水榭亭台,红墙灰瓦黄砖的屋檐优雅地倒影在水中,不时有孔雀在檐下顾影自怜,水边的郁郁葱葱的树林映衬着精美亭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此时般若苑的祈祷钟磬声和几丝空灵的木鱼敲打声陆续传来,大家都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祥和宁静的氛围中,那天下山的路上我们甚少言语,却倍感愉悦,大家都自觉地延续、保留了那份寂静的美好……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禅茶 >
电话:13859366756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