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属东南沿海丘陵区,东高西低。政和白茶产区海拔在200~800m。境内群山环抱,峰峦竞秀,溪涧争流,千米以上高峰有75座,著名的山峰有洞宫山、奖山、王母山、佛子岩、念山等。最高点是岭腰乡的香炉尖,海拔1598m,最低处位于石屯镇的王山口,海拔129m,全县山地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在200~1200m的山地面积占82.8%。
政和白茶优越的地理环境主要表现在政和白茶生产地域地理纬度以及海拔高度适中。
地理纬度不同伴随日照、气温和降水量等气候的变化,对茶叶化学成份有明显影响。就我国茶区而言,最北茶区处于北纬38。左右(山东半岛),最南茶区是北纬18°~19°(海南岛)。一般而言,纬度较低,利于碳素代谢,有利于多酚类物质形成累积,而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茶叶滋味较苦涩。而纬度较高的偏北地区,呈相反趋势,因而茶叶滋味较清淡醇和。政和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北纬27°03’~27°32”东经118°33’~119°17’。政和白茶生产地域纬度适中,介于北纬27°~27°23”有利于形成政和白茶味浓耐泡、滋味鲜爽的品质特征。
高山出好茶,主要是通过海拔高度差异,形成小区域的气候,并结合高山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认为生长在海拔约800m的山区茶叶有较好的品质表现。政和白茶生产地域海拔介于200~850m,其中海拔400~850m茶同主要分布在东部茶区,面积约占60%,这片茶区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夏季由于海拔适中,形成冬暖夏凉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7℃,所产茶叶持嫩性强,滋味鲜爽,毫香显露。海拔在200~400m的茶同主要分布在西部茶区,面积约占40%,这片茶区冬季较温暖,夏季气温较东部茶区气温高,年平均气温18.3℃,有利于多酚类碳水化合物形成和积累,所产茶叶味浓醇厚耐泡。
地形地势不同,光、热、水、气、土、肥等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白茶茶树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品质。高山云雾多,空气湿度较大,漫射、反射、散射光多,蓝紫光多,昼夜温差大,茶叶品质较好。我国的传统名茶多产于山地,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武夷岩茶等。但也非山越高越好,因为山越高,气温越低,热量不足,必缩短全年有效生育期,茶树种植的适宜高度多在海拔1000m以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高度的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积累增加。
一般地说,北向山坡光照较弱、夏季东南季风盛行时降雨较少(就高山而言),冬季气温低和寒风侵袭厉害,早春升温慢,所以北坡茶树生长速度较慢,冻害一般较严重,在高寒山区种植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南向山坡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早春升温快,秋季降温慢,全年总生长期长、产量较高。在春季茶芽萌发早,易受晚霜危害,在夏季新梢易于老化,冠表层叶片易受热害。种植时应尽量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就大多数低纬度、低山茶区来说,坡向对茶树生育影响的差异小,可忽略之。
坡地茶园较之平地茶园,排水良好,土壤通透性强、酸度稍大,对于茶树生育有利;但坡地保水性差,表土剥蚀现象较多。所以,坡地茶园必须增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平地和谷地茶园往往地下水位较高、溃水现象易于发生,必须健全排蓄水措施。
政和白茶产区位于松政——大浦断裂带上,大裂带从政和县城西面北东斜,形成了政和县乃至全省东西两部分迥然不同的地质地貌单元;东部为大片的火山岩中山山地,系鹫峰山脉北部的西坡,陡崖多,峡谷深,峰岭高度多在1000~1200m;如著名的白茶产区佛子山、念山等都位于该区域;西部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的中低山地,沿溪谷为丘陵地带。
白茶生产地域土壤主要以极适合茶树生长的红、黄壤为主,面积为163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73.4%。该土壤发育在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花岗斑岩,土层深厚,平均土层厚度1m以上,土质疏松,质地为中壤,pH在5.4~6.2,有机质含量为4.44%,全氮平均含量0.65%,速效磷0.097%,速效钾2.74%,这种理化性状的土壤富含茶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最适合茶叶生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和县土壤速效磷含量高达0.097%.对提高茶树光合作用强度和对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利于形成香高味浓的品质特征。
政和白茶生产地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有四个明显的与候特点’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季风影响显著。政和白茶产地主要在东部高山区,如铁山、念山、岭腰、杨源等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锋的二元气候区,导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茶叶生长迅速而持嫩性强,构成汤色和滋味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构成香气物质的烯类、酸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比例适中,形成政和白茶毫香鲜嫩高长,滋味清甜醇爽的品质特征。此外,由于政和白茶加工工艺自然晾干过程,对空气湿度等天气情况有较高要求,这种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政和自茶初制优异品质的形成适宜于白茶茶树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为20~30℃,年平均气温为13℃以上,年活动积温为3000℃以上_。大叶种茶树一般抗寒性弱,只能忍受-5℃左右的低温,中、小叶种可以忍受-15℃低温的侵袭。灌木型茶树一般较乔木型茶树耐寒。白茶茶树品种中政和大白茶、水仙的耐寒能力较强。茶树能忍受的短时极端最高温是45℃,一般在月平均气温达30℃以上,日最高气温连续数日在35℃以上,降雨又少的情况下,新梢会停止生长,出现冠面成叶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等热害现象。
茶树新梢春天萌发的起点温度因品种类型而异,多数品种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政和大白茶只有在日平均气温≥11℃才开始萌发,个别早芽种(如福云6号)在日平均气温≥6℃便萌动。秋季气温稳定低于15℃时大多数品种的新梢停止生长,进人冬眠,茶树根系春季的活动起点温度和秋冬的休止温度均低于新梢,分别为7℃和10℃。
处在活跃生长期的茶树新梢对温度反应十分敏感。在适宜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生长速度加快。春茶和夏茶品质上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气温不同引起茶树物质代谢上的变化而形成的。春茶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因此全氮量、氨基酸含量较高;但是对碳代谢来说,气温较低,代谢强度也较小,因此糖类以及由糖转化而来的茶多酚物质的含量也就比气温较高的夏茶相应低些,主要是气温不同引起茶树物质代谢上的变化而形成的。春茶气温相对较低,有利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因此全氮量、氨基酸、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但糖类以及由糖转化而来的茶多酚物质的含量也就比夏茶相应低些。生产实践表明,日平均温度20℃左右,中午气温25℃,夜间气温lO℃左右,这种情况下生产的茶叶品质一般较好;当日平均气温超过20℃,中午气温在35℃以上时,茶叶品质下降。
政和多样的生态植被
政和白茶生产地域介于浙南闽北之间。属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山峦起伏绵延,群峰耸立,能有效阻挡北方寒流的侵袭。本地域范围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至今仍较好保持着物种的多样性,维持较好的生态平衡,全县有林地12.79hm2,森林覆盖率71.7%,在星溪乡、岭腰乡、外屯乡还有原始森林存在,森林群落类型繁多而复杂,保留有比较丰富的第三纪和第四纪以前古老科属的植被,如水杉、水松、银杏等。这些良好植被条件有利于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持空气湿润;调节气温,维持生态平衡,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政和的生物多样性为白茶生长建立起了完整的生物链,为开辟生态茶园提供了物质保障。标准的生态茶园要求“头戴帽,脚穿鞋,腰绑带”,也就是山顶上要有常绿阔叶林涵养水土,半山腰和山脚下也要有完整的森林带分布,绿色的茶园就像玉佩错落地镶嵌在森林之中。茶园周边的植物的花粉因风摇曳传授给正在开花的茶树,各种植物的气息也毫无保留地沾染给茶叶:植物的根系和茶树的根系相握在地里,互相串通各自的信息;森林的清香不停地被喜欢吸收的茶树所吸附,使得茶叶带上了粽叶香、兰花香、青苔味等各种不同的韵味。
完整的生物链使得茶树免受病虫的侵害,无需过多地喷洒农药,确保茶叶安全、健康。比如,在茶叶发芽的春季,因为生物多样性,使得虫子的候选食物极大丰富,它们总是选择比茶树叶子更加甜润的植物进行啃噬,从而放过了对茶叶的破坏。
政和充足的河流水源
水是茶树生长发育必须的条件,茶树需水量较大。白茶茶树特性喜湿润,适宜经济栽培茶树的地区,年降水量必须在1000mm以上,月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有5个月以上。降水量在生长季节里分配均匀与否,对茶树正常生育和产量有着很大的关系。降水量最多的时期,茶叶收量也最多。降水是限制白茶产量与质量的最大因素。
空气湿度大时,一般新梢叶片大,节间长,叶片薄,产量较高,且新梢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在生长季节里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若小于50%,新梢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低于40%对茶树有害。
土壤水分是茶树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70%~90%的田间持水量对茶树生长最为适宜。
政和白茶生产地域位于武夷山、鹫峰山之间,温热水湿,年降水量1600mm以上,植被良好,林木茂盛。境内溪流密布,纵横交错,溪流密度为0.25km/km2。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由鹫峰山脉阻断分别流人松溪、霍童溪、穆阳溪。七星溪是主溪流,由东向西横贯东部和中部,在石屯镇西津村注人松溪,与松溪汇合,是闽江水系建溪支流的源头之一。水资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补给,各年平均径流量19.8亿m3,平均产水量113.8万m3/km2,人均占有水量12,096m3,耕地每亩占有水量9,576m3,均高于全省水平。水源及流域无任何工业、生活污染,水质、大气均符合国家二类以上标准。使政和白茶多酚类、氨基酸、芳香物质含量高,造就了政和白茶口感好,保健价值高的品质特征,成为福建外销茶的特种茶。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政和白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政和丰富的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