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紧贞不移”;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坚贞不移”,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如“茶”成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历史知识:以茶作礼,源远流长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
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
从宋朝开始,茶和婚礼的关系更加密切。聘礼又叫“茶礼”,行聘礼俗叫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礼以后,叫做“吃茶”,回礼一般选用果物,有时也加上茶。至今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把订婚叫做“受茶”,把订婚的礼金叫做“茶金”。
至元明时,“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如《红楼梦》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
在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 ,也普遍流行于各民族。蒙古族订婚,说亲都要带茶叶表示爱情珍贵。回族、满哈萨克族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礼品都是茶叶。回族称定婚为“定茶”,“吃喜茶”,满族称“下大茶”。
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茶,有作礼物时,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
总之,从古到今,我国的许多地方,在缔婚甚至离婚的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以茶作礼仪,现代人更是将以茶会友、以茶结缘等都通俗地称为:以茶为媒。
婚姻中的各种茶俗:
茶俗是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旧时婚俗中,自始至终许多礼俗都与茶有所关联,自古以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和民族中都有着“以茶为媒”的风俗习惯。
定茶:以茶定姻缘
旧时男女成亲,即举行发亲、迎亲、拜堂(交拜天地和祖宗)等礼仪(也还有其它与之关联的仪式),称之为“定茶”。
在我国辽宁、内蒙古一带的撒拉族,定婚礼品中也必须有2公斤的茯茶一块。居住在甘肃一带的东乡族定婚礼品中也必须有茯茶两盒。广西壮族男青年首次去女方家中相亲时,姑娘按当地风俗要给小伙子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有糖,说明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如果是淡茶,则说明姑娘不同意这门婚事。广西一带的苗族小伙子去女方家里求婚时,姑娘也会十分客气地沏上一杯茶,如果茶水中有四片茶叶,说明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如果茶杯中只有三片茶叶,则表示拒绝。
陕西省韩城一带的青年男女由相见到成婚,每一步都要有茶来牵线搭桥。男方长辈带小伙子第一次去女方家中说合,称之为“相亲”。经过互相介绍和交谈,若姑娘相中男方,姑娘的父母便会当众高声喊到:“叫娃儿(女儿)给她叔(伯)敬茶。”此时姑娘便一边敬茶一边对男方长辈称呼尊称,这叫“改口”。相亲之后是“定亲”,定亲仪式在男方家中进行。午饭前由姑娘依次给男方家中长辈敬茶,先是由姑娘倒茶,再由姑娘亲手一杯杯送到长辈手上,这叫“认亲”。
退茶:好聚好散离婚茶
云南凤庆县诗礼乡有一种喝“离婚茶”的习俗,也很有趣。这种茶也叫“好说好散茶”。离婚的双方选择一个好日子,提着两包茶叶到村里一位老长辈家去,谁先提出离婚就由谁负责摆好茶席,请亲朋好友围坐,这时,长辈会亲自泡好一壶“春尖”茶,递给即将离婚的男女,让他们喝下。
第一杯茶,如果男女双方都不喝完,则证明婚姻生活还有余地;如果喝得干脆,则说明要继续生活的可能性就很小。
第二杯茶,是泡了米花的甜茶,据说是长辈念了72遍的祝福咒语,能让人回心转意,从此和睦。如果还是被男女双方喝得见杯底的话,那就继续喝第三杯。
第三杯茶,是祝福茶,在座的亲朋好友都要喝,不苦不甜。这杯茶的寓意是,从今以后离了婚的双方各奔前程,是苦是甜由双方自己选择。喝光了这三杯茶,主持的长辈便唱起一支古老的茶歌,旋律婉转,让人心伤,大意是这样的:合婚五彩斑斓,离婚天地荒凉,茶树上两只小鸟,从此分离,人世间一对夫妻,从此无双。如果男女双方此刻心生悔意,握手言和,便要再喝三杯茶,以表示重归和好,白头偕老。
在贵州侗族,有一种“退茶”即意味着退婚的习俗。姑娘如果对父母包办的婚姻不满意,不愿出嫁,就悄悄地用纸包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送到男方家中,对男方的父母说:“舅舅、舅娘,我没有福份来服侍两位老人家,请另找好媳妇吧!”说完,就把茶叶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转身就走。这门亲事就从“退茶”开始退掉了。退茶后,父母免不了打骂女儿,但过后女方家长,还得正式去男方办理具体退婚手续。
送茶:以茶代礼
居住在苍山脚下的云南白族,从订婚到结婚这段时间,他们都是以茶代礼,而且在举行婚礼的那天,对前来闹新房的人,新郎新娘都得一一敬上三道茶。第一道茶,是“苦茶”,是将茶叶放入烤热的砂罐中,待烤至茶叶色泽由绿转黄,且发出焦香时,注入烧沸的开水,随即取浓茶汤饮用,此茶虽香,味却又苦又涩,“苦茶”之名即由此而来;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由核桃仁泥、红枣泥、红糖加茶水冲泡而成的;第三道茶,称“回味茶”,是用揉碎的牛乳扇红糖花椒茶水冲调而成的。三道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人生生活有苦有甜以及主人的美好情意。三道茶饮罢,方可闹新房,还举行一些对歌、猜谜、联对等活动。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男方要派一对夫妇前来接亲,女方则派一对夫妇送亲。女方父母在配送女儿的嫁妆中,有茶树、竹蓬、铁锅、红布、公鸡、母鸡等。不管穷富人家,在给女儿嫁妆中,茶树是必不能少的。
吃茶:许婚
在婚俗中,“吃茶”意味着许婚,即旧时女子受聘于男家。《老学淹笔记》载:“辰沉靖州蛮(按,指今湘西怀化地区少数民族)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其中即带有试探是否同意许婚的意思在内。浙西地区媒人奔波于男女双方之间的说合,俗称“食茶”;而女家应允婚事后,立即给媒人泡茶、煮蛋,既是热情款待;同时也是借助传统物体公开表示许婚。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四川羌族婚俗中“吃茶”的特殊表现。川西北阿坝羌族地区婚仪中的茶礼,运用得十分独特而富于情趣。在女家许婚后,男家来迎亲时,“吃茶”的礼仪沿着迎亲队伍所到之处多次进行,村村吃一遍茶,寨寨都有人出来给迎亲队伍献茶和祝福。沿途茶吃够了,祝福也满载着“吃茶”的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借助“吃茶”的约定俗成的礼俗,沿途许多人家都在广泛宣告和热烈祝福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充分体现出羌族婚俗中的群体参与的原始遗风。
擂茶:洞房茶
湖南人、广东客家人一些地区流行“闹洞房喝擂茶”的习惯,制作擂茶的工具称为“擂茶三宝”。新婚之夜当洞房闹至高潮时,大家便嚷叫着要新娘新郎亲自打擂茶待客。此时大嫂们打打闹闹地把擂捶塞进新郎手中,大家又喊叫“公爹”(新郎的父亲)把茶叶、红枣、芝麻、生姜等放入钵内,让新娘端着“擂钵”。小伙子们七手八脚拥着新郎用擂捶到擂钵里去捣,新郎新娘在众人的推搡下擂捶擂钵难以配合,有小伙子还不时往钵里添水,直捣的汁水四溅,弄得一对新人狼狈不堪,引得大家大笑不止。嬉闹一阵之后,新郎母亲便会出面把擂钵拿进厨房,继续将擂茶加工好,然后端进洞房内,让闹洞房的人们畅快地饮用一番。
对一些地方而言,入洞房不是简单的吹灯拔蜡,传统洞房礼仪远比我们想象得繁琐。婚床上一般洒满了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实。新娘小心地坐床上等新郎揭去盖头之后,新人要执手到桌前相互敬茶,表达从此夫妇恩爱、相敬如宾。先是新郎敬新娘,要称呼新娘的名字,茶斟七分满,饮者要一饮而干,不可留有茶水。然后新娘举案齐眉敬新郎,新浪要赞叹妻子贤惠美貌。洞房茶的茶碗不可随意选取,需是特制的“龙凤子孙碗”。
茶包:月下老人
青海地处高原,气候比较寒冷,是个不产茶的地方,然而,茶与青海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地就有“以茶代菜(饭)”的风俗,民谚说:“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把茶看作人生的第一需要。尤其是在喜庆婚嫁中,茶确起了很重要的媒介作用。青海人在婚礼中“走茶包”的风俗,至今仍然十分盛行。凡是提亲说媒的,媒人必定要带上红纸包的茶叶包,到女家求亲,叫做“提话茶包”。如果女方家认为媒人提亲的情况可以考虑,则暗示媒人可以送来正式茶包若干份,分别送给女方的舅舅、伯父、叔叔等主要亲属,这叫“二回茶包”。后经女方同意,则送去“三回茶包”,用红纸包成两包,并用红丝线连在一起,外贴喜字,其中还要包两粒红枣,又称“红枣茶包”,这就意味着这门婚事已有一个美满圆合的结果。待男女双方择定吉日成婚送聘礼时,又要带上两个红纸包的茶叶包。在这里,茶叶既是男女婚配的定情之物,又是一个“月下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