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茶叶味道——鹭岛茶香
厦门在很多时尚杂志上留下的字眼是“悠闲”、“慢城”、“安逸”……最近在新闻周刊留下的是“P×”、“责任”……当作为一本小众专业杂志走进厦门时,我们也在思考。能给读者带来一个怎样的厦门?看多了白鹭洲上嬉戏的白鹭,习惯了环岛路上拍岸的浪涛声,我们选择游走在厦门的古城小巷,闭上双眼,捂上双耳,去寻觅一种真正属于厦门的味道。
结论是。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
对厦门的老茶客来说,记忆最深处的厦门的味道就来自幽幽古厝间的茶肆摊上。如果说十步一家的茶叶店是商业化的结果,那么古旧的骑楼下随处可见的茶肆就是厦门人喝茶的“原生态”。简陋的矮茶桌,茶渍斑斑的茶具,构成了厦门人传统的“茶桌仔”。虽然今天传统的“茶桌仔”已不多见,但在大德记的海滩上、南普陀的寺庙里、金榜山上的绿林间,厦门人摆开随身茶具就是一个现代版的“茶桌仔”。聊天叙旧。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惬意地过去了。
厦门本岛不种茶。但是历史上厦门是中国第一个输出茶叶的港口。荷兰语的“茶”就是直接从厦门方言的“茶”音译过去的,以后欧洲各国也都模仿厦门话翻译“茶”字。厦门人把茶叶称为“茶米”,在日常生活中,把茶和米视为同等重要。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泡出了功夫茶。功夫茶又泡出善于忙里偷闲的厦门人。
到厦门旅游的人,如果不品尝一下厦门的功夫茶,就像秋天到北京,没去观看香山的红叶,会懊悔。会遗憾。这是一座大街小巷、海边山中到处飘荡着茶香的城市,有山有海,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处处都是泡茶的好去处。一小杯功夫茶,袅袅升腾的一缕缕茶香,蕴含着这座城市悠扬的声誉、古雅的民风和山海一般宽厚的情怀。
而对于传统的厦门人来说,功夫茶就是生活,它不需要隆重的仪式。只需要时间。小小的杯子,熟练地轮转,品着品着,一天就过去了,一年也就过去了。
这就是“茶”赋予厦门的味道。
“泡”出的厦门味
厦门其实是一个很对立的城市。在海西建设进行到如火如荼时。当我们进入大同路、八市这样的地方,却发现那里面有一种与世无争、与世隔绝的很原始的厦门味。寻找厦门的气质和性格,并不能以楼盘多高多昂贵。或是黄金周游客量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细细品味在那些陈旧的老城区里,骑楼下、“茶桌仔”边,讲古话仙泡出来的厦门味。
在厦门谈及泡茶着实是件人和地利的事情,与其说泡茶是厦门这座城市里,人人都乐意去做的一件极其市井民生的闲暇活动,还不如说泡茶话仙是厦门人骨子里不可或缺的闲散气质。
闽南人爱喝茶,似乎是众所周知的,闽南的待客之礼便有客人一进门即泡茶的规矩,于是喝茶这件事在厦门人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形成了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生理习惯。很多老厦门人每天都要泡茶。如果有一天不喝。似乎这一天里就没有了精神头,而厦门人对茶叶的称呼特别有意思,厦门人把茶叶称为“茶米”,如此可以看出茶在厦门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和吃饭同等重要的。
厦门人自古对泡茶就很讲究。使得他们个个泡得一手好功夫茶,烹水、烫壶、烫杯、沏茶水,一系列动作麻利优雅,犹如功夫套路。厦门人为了喝杯茶花尽工夫,功夫茶也泡就了厦门人善于忙里偷闲的慢性格。泡着,泡着,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这样慢悠悠的喝茶习惯陪伴了这座城市几十年,也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过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茶桌仔”曾经是老厦门人的最爱,早些年这种“茶桌仔”一般就在街道边,随意摆上几张小桌子,再备上瓶刚烧好的开水和些许的茶配,简单至极。但它的出现却代表着厦门人慢生活的雏形,也是厦门在过去物质匮乏、经济低迷时代的最轻松的生活方式。
现今“茶桌仔”正在消失。只剩下大同路、七市那边还留有一家解放前就开了的“五湖茶桌仔”。经过时间的淘洗, “五湖茶桌仔”也融进了厦门这最后的一片老城区,来“茶桌仔”的几乎都是附近住着的老阿婆、老阿伯。邻居一起在“茶桌仔”喝茶聊家常,聊八卦。聊张家长李家短,慢慢的。“茶桌仔”形成了“讲古”的地方,老厦门人时常是一壶茶。泡一个下午,边听“讲古仙”讲古,就着龙海白水的花生贡糖、瓜子等“茶配”细细品来,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过着。
如今厦门各色茶馆林立。有的复古,有的新潮。但一说到“茶桌仔”这样的市井生活,还得是在整条的骑楼街下,或是一式红砖厝边,支上小方桌,摆上矮方凳。边上放瓶刚煮开的开水,泡一下午。才显得对味。虽然我也没有在这样的“茶桌仔”泡壶茶,慢慢地过上一下午,但却也羡慕那些住在大同路上、八市里、骑楼下的老厦门人,早晨一推开门,就能看到活生生的市井民生。
当我们沿着大同路且行且停时,能看到很多摆在自家门口泡茶的茶具,邻里随便招呼一下就过来泡茶“话仙”,这样的生活支撑着厦门人闲暇生活的气息,在老厦门人看来是普通不过的。可在外界人的眼中,这样的闲情却显得非常柔和感性,于茶水中也显得很有人情味。
很多人羡慕厦门这么宜居的环境。而厦门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以“慢生活”的生活形态崭露头角。但盲目的崇尚者来到厦门也很难找到所谓的“厦门慢性格”。它可不是我们用简单的文字就能描述清楚的,但如果你经过大同路、八市的话,大可以在“茶桌仔”边上坐下来,与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泡泡功夫茶。话话仙。一切都在这奇妙的茶香中细细体味。这就是一种来自市井最直接的方式,不一样的角度,就会品到不一样的厦门味。
茶人话厦门
人物名片
苏添补,福建茶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茶叶学会理事长。
来厦门采访厦门茶叶的主题,找爱茶的朋友约请合适的采访对象。很多人同时推荐了一个人——苏添补,不是因为他有“福建茶叶协会副会长”等诸多头衔,而是因为他被称为“厦门茶叶的活字典”。我们慕名和他在茶馆里聊了一上午,惊讶于他对厦门茶叶历史的倒背如流,甚至于每个数字和年份都是了然于胸。和这位“厦门茶叶的活字典”聊天,一段厦门与茶叶同兴同辱的过往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苏会长说。聊厦门这座城市茶叶品牌的关系,肯定撇不开要去追溯一段厦门口岸输出茶叶的历史。厦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口茶叶的口岸之一,早在1610年。就有福建茶叶从厦门输往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万丹等地。19世纪中叶是厦门口岸出口茶叶的鼎盛时期,在清咸丰八年至同治三年间(公元1858~1864年),英国每年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达1800~3000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英国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最高达4500吨。1896年。厦门口岸出口茶叶达到最高峰1.2万吨。其中的1万吨是台湾茶叶先到福建加工。再由厦门出口。口岸的繁荣带动了厦门岛内茶叶商号的兴起。今天的鹭江道、中山路、大同路附近就有茶叶商号40家以上。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战争的爆发导致厦门口岸茶叶出口连年下降,1943年到1945年3年间。厦门口岸几乎没有输出茶叶。衰败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厦门口岸出口了216吨乌龙茶,岛内因战乱而倒闭的商号也有部分得到了恢复。1976年厦门首先将3吨的福建乌龙茶出口到日本,随着日本在1981年研制乌龙茶饮料成功并畅销。厦门口岸乌龙茶的出口量飞跃上升,厦门再次成为福建乌龙茶最大的集散地。回望整个厦门口岸输出乌龙茶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厦门这座城市的命运与茶息息相关。茶叶出口的兴盛则厦门口岸经济繁荣,茶叶出口衰败则厦门口岸经济发展停滞。
厦门本地并不产茶,但由于长期作为乌龙茶的输出口岸,厦门的乌龙茶精制加工技术却一直领先于福建很多的茶乡,很多茶叶商号都选择在武夷山和安溪购买茶园,把茶叶原料运到厦门精加工后直接出口。上世纪70年代,厦门还成为福建最早开始使用电烘焙技术的城市。
苏会长说口岸经济的优势养成了厦门人喝精制茶的习惯,这样的精制茶水浸润了今天厦门人的精致生活。因为更加理性。所以厦门人对茶叶的消费档次没有泉州那么高,他们对茶叶的要求更重在“品”。讲究喝茶的品味、心情、氛围。厦门茶庄的档次也较高,上百平米的茶店,富丽堂皇的装修在厦门比比皆是,而且高档品牌茶店都聚集在商业繁华地带。容易形成浓厚的茶氛围,因此打造出了今天禾祥西路的品牌一条街。
人物名片
郑启五,上世纪50年代生于厦大校园,自称“校园土著”,为“老三届”,历任插队知青、临时工、炊事员,历经坎坷,1977年高考恢复实现生命转折。现为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愉快地活着,阅读、写作、讲课,各有所乐;奉行“不抽烟,少喝酒,多饮茶”的“活命哲学”, 出版过《喝茶》、《到闽南喝功夫茶》、《芙蓉湖随笔》等专著、译著、编著18部,在多家报刊与茶网设有“郑启五茶散文欣赏”、“启五茶话”、“美味无边”等专栏。
我的籍贯虽然是湖南,但在厦门出生长大,在厦门生活了一辈子,已经被厦门的风土人情完全同化了。我今天爱茶,大多是因为从小就对厦门人喝茶习惯的耳濡目染。小时候,父亲带我逛今天的鹭江道一带,可以看到马路边、旗楼下一整排的“茶桌仔”,也就是俗称的茶肆。几张有些破旧的矮方桌,一副布满茶垢的瓷茶具。几个人围坐在简易的木椅竹凳上就这么喝开了。从日出到日落,喝茶的人都是满当当的,这样的泡茶模式,是厦门民间独有的品饮方式。
当时“茶桌仔”上大多数喝的都是厦茶出产的乌龙茶“一枝春”、“留香”等,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高温焙火过的浓香型茶叶。老厦门人喜欢把茶叶泡成棕褐色,浓得像酱油水一样,然后端着小小的茶杯,在嘴边慢慢嘬。不少老厦门人习惯的早餐就是“一杯浓茶、一个庆兰馅饼”。而满街的“茶桌仔”更是让不大的厦门茶香氤氲。那时真是名副其实的“满城茶香”啊。
“文革”期间,我离开厦门下乡到闽西,当时在闽西下乡的一些厦门知青都是带着茶具去的,但是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里。我是爱茶却不敢喝茶,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茶却会越喝越饿,那段时间应该是我离茶最久的日子。1973年知青返城,我又调回厦门,在厦门大学食堂当炊事员。炊事员可是个苦活。所以我们享有一份特殊的福利——“劳保茶”。别小瞧了这“劳保茶”,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也是要统一配给的。当时每个炊事员可以分到四包“一枝春”和两包“留香”,用一只只纸袋简单封装,纸袋上的“海堤”商标和“厦门茶叶公司”的字样简约醒目。这些“劳保茶”我们一般不带回家,就放在食堂里喝。劳动间隙。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厦门人就喜欢三五人一块喝茶的感觉。沏茶水是食堂的蒸饭水,一套瓷茶具,上面还印有经典的毛主席语录。
把整套茶具放在一个旧脸盆中。把瓷壶塞满茶叶,一勺蒸饭水先浇进去。盖好壶盖。又一勺滚烫的蒸饭水浇下去,让整个茶壶连同五六个配套的小茶杯都浸泡在开水中。在这样沸水的里外作用下,无论是“一枝春”还是“留香”的香气立刻溢满食堂。倒出的茶汤都是深褐色的,与街头的“茶桌仔”相差无几。“海堤”、“一枝春”、“留香”这些今天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茶叶却伴随了我的爱茶的一生。虽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也从喝浓茶改喝绿茶、清香型乌龙茶,但始终觉得还是只有这浓得像酱油水似的“一枝春”、“留香”才是老厦门人喝茶的味道。现在老厦门人和许多老华侨都还是只认“海堤”牌,只闻得“一枝春”和“留香”的浓郁香气。
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厦门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群中有很多受厦门人喝茶风气的熏陶,喜欢上茶,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了老厦门人的喝茶观念,这样的相互融合把厦门变成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而茶水的浸润也养成了新一代厦门人温和、包容的真性情。与同属闽南的泉州相比,厦门人喝茶绝对没有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气势,厦门人喝茶却不斗茶。在厦门喝功夫茶,功夫不在茶而在一块喝茶的人和喝茶的氛围,懂得享受喝茶的人更加智慧,能更理性地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可以说,神闲气定的厦门虽然不产茶,却以自身温润、包容的性格把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笑傲海西立于不败之地!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