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繁尚筒,返璞归真”,用这八个字概括乙未年以来器物的整体气质走向是再妥帖不过的。“简”和“朴”是历经繁华的回归,是将万千事项收纳为用的大智慧,而非单一、素寡。
即使是最初的茶盘、盖碗、紫砂壶、随手泡、茶海、茶道四君子等简单茶器,到现在一方茶席里动则数十件的器物,这其中的繁多不言自明。
器物,是茶配套文化里最丰富的所在,包括茶器、花器、香器、挂面等。如此多的种类,可处处别致,并不用样样出彩。内敛含蓄,本就是茶人精神之一。
文人气
案台雅玩
案台雅玩和瓶花,原属文人清供。如今,也是茶器物一个极重要的门类。
从古至今,文人一直是中国茶道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茶器门类里,许多物品具有文人气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文人们,仰观世界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精缩于案头一处。中国文人的这种细致,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茶道的精致和内涵。
华贵派
金银壶
一整张银片,手工捶打,精修边角,有了一把壶的形。烧水、冲茶,再适合不过。
从前几年风行的日本回流银、铜杯托、香炉和老铁壶开始,贵金属器物进入茶器材质行列。在经历着器物大规模回流之后,国内也出现了首批尝试制作贵金属茶器具的开拓者。
贵金属茶器具的起源,最早追溯到唐朝法门寺地宫的鎏金茶器。作为皇家尊严的象征,鲜少在民众阶层的茶事活动里出现。如今的再出现,是茶行业兴盛和社会富足的表现。
古拙朴质
旧物和柴烧
旧物诠释古拙,柴烧解读朴质。
所谓旧物,非现时当下之物,可是数年前之旧物,也可是被历史掩埋而重新被发现的古物。它们用历经岁月的沧桑与沉稳,映衬茶文化的悠久深厚。
从茶出现,和茶相关的器物都是一个逐步扩充的过程。除了茶专属器具,许多其它的器具也源源不断的被纳入到茶器家族。在这里,“拿来主义”是一种优质文化的传承。
自然意趣
竹茶则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而在中国茶器物中应用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除了湘妃竹、玉竹、紫竹、龟甲竹等这些名贵的竹子,即便是最普通的竹子经年累月使用后,形成的包浆也是莹润迷人。
竹子与茶的关系,在器物的种类上,不仅局限在茶器里,除了茶则、针、茶棚外,竹编花器的风行也是竹子在茶器物上的丰富。
除却竹子,红木材质的器物也并非鲜见。材质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茶器物的品类。
旧物新生
仿明德化白瓷杯琉璃杯团扇
乙未年风靡茶圈的仿明德化白瓷杯,从坯体、形制到釉色都颇得古意。虽为新物,却能实实的感受到古物的意韵。茶事兴盛之际,这杯顺理成章的成为茶桌上上佳的缅怀古意之物。
和仿明的德化白瓷杯类似,出土于晚唐的琉璃杯,也是极好的素材,茶席上的花口琉璃杯,是设计师对老器物的新诠释。
手捧杯,细品茶,这是好茶人最喜好之事。于是,便有了这照老器物制成的新杯子,匠人们给予的实在幸福。
在越来越注重原创设计的当下,更多的设计师参与茶行业,古老的器物在将来或许会焕发无线的生机。未来将不仅仅原样复制,从古代器物里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已是器物设计的“终南捷径”。
修补大兴
金缮和锔补
金缮和锔补,一定是2015年最风靡的两个词。
残缺之美,锔后而活,都是赋予这两份手艺的情怀。
金缮,源自日本的工艺,表面看是器具修补,实则是不折不扣的大漆工艺,而在中国早期便已有“漆髹”技艺。
“锔瓷之父”王老邪,家里祖辈原始清朝宫廷造办处皇家御用工匠,到他这辈已是第五代。早已声明鹤起的王老邪放弃了锔补这一行当传男不传女的门规,从2009年便在台湾和大陆陆续收徒授艺。到2015年已是第6个年头,徒弟们的手艺不说是炉火纯青,许多也已是技艺精湛。
广西“那个山头”的曹庆励,则是那些原本散于民间的锔瓷手艺人的代表。
他们一起为2015年的大兴修补事业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从不同类别的器物中,我们试图归纳出具有共同气质的物件,再挑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物件,从美学角度、制作工艺解读这器物的气质,从人文角度感知这器物的语言。
这些和茶相关的物,和我们这些和茶相关的人,在参与和梳理这一切改变的过程中,和茶一起,与时代一同进步,并参与到一个追求不朽价值的文化进程中去。这,或许是一个事茶人最大的荣幸和光荣。
提示:请认准金骏眉官网,快速购买>>
老侯手机和微信:13859366756(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寻访台湾银壶
下一篇:苏育錦:爱茶的“金属达人”